[实用新型]一种减震放气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0028.5 | 申请日: | 2014-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铁军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放气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放气阀门。
背景技术
为了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装置。减震器装置在高速震动缓冲过程中,减震器装置会由于负压会进入很多空气,从而影响了减震器装置的减震效果,并且在减震器装置频繁反复地压缩内部的空气的过程中,会伤害减震器装置的保护油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减震放气阀门,该减震放气阀门可帮助减震器装置减小减震器装置内的空气对减震效果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保护油封的破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震放气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阀帽、上密封圈、下密封圈以及压簧,所述阀体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连通的通孔,阀芯插设在所述通孔内,阀芯的下端开设有一圈下凹槽,所述下密封圈卡入下凹槽内,通孔的下段通过下密封圈密封,通孔的下段的径向尺寸大于通孔的中段的径向尺寸,从而在通孔的下段与通孔的中段之间形成第一过渡面,阀体的上段的外壁开设有上凹槽,所述上密封圈卡入上凹槽内,阀帽开设有设置有下开口的空腔,阀体的上段设置于空腔内,阀芯的上端固定在阀帽上,压簧位于通孔内并套设在阀芯上,压簧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抵在阀体和阀帽上,空腔的内壁上段的外径大于上密封圈的外径,空腔的内壁下段的外径小于上密封圈的外径,从而通过上密封圈密封空腔的内壁下段,阀体的下段外壁开设有用于连接减震装置的第二外螺纹。采用这种结构,,摩托车的减震装置上开设螺纹孔后,阀体的下段的第二外螺纹可直接拧在摩托车的减震装置,并在减震装置的内部空间压缩到最低时,按下阀帽,阀芯随即向下运动,下密封圈离开通孔,上密封圈脱离空腔的内壁下段,减震装置的内部空间的压缩气体通过减震放气阀门排出,本减震放气阀门不仅安装方便,不仅适合对现有的减震装置进行改造,改造方便,成本低,而且通过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形成了双重密封效果,提高了密封状态下,减震放气阀门的密封效果。从而可以实现可以减小减震器装置内的空气对减震效果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保护油封的破坏。
作为优选,阀芯外壁与通孔的中段的内壁之间为用于放气的间隙。采用该间隙排气的方式,结构较为简单,加工制造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通孔的上段的径向尺寸大于通孔的中段的径向尺寸,从而在通孔的上段与通孔的中段之间形成第二过渡面,压簧的下端抵在第二过渡面上。采用这种结构,加工方便,成本低。
作为优选,空腔内设置有一体式固定在阀帽上的连接柱,连接柱的下端开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孔,阀芯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阀芯的上端和螺纹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实现,阀帽和阀芯的固定连接,方便组装。
作为优选,阀体的上端面开设有向下开设的1-10个第三凹槽。
作为优选,阀体的上设置有用于与扳手配合的六角段,所述六角段的截面成六边形。采用这种结构,方便通过扳手卡入六角段,从而将减震放气阀门拧入减震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摩托车的减震装置上开设螺纹孔后,阀体的下段的第二外螺纹可直接拧在摩托车的减震装置,并在减震装置的内部空间压缩到最低时,按下阀帽,阀芯随即向下运动,下密封圈离开通孔,上密封圈脱离空腔的内壁下段,减震装置的内部空间的压缩气体通过减震放气阀门排出,从而可以实现可以减小减震器装置内的空气对减震效果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保护油封的破坏。本减震放气阀门不仅安装方便,不仅适合对现有的减震装置进行改造,改造方便,成本低,而且通过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形成了双重密封效果,提高了密封状态下,减震放气阀门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震放气阀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震放气阀门的密封状态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震放气阀门的排气状态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减震放气阀门去掉阀帽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铁军,未经张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0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破碎筛分除尘装置
- 下一篇:用于厢式压滤机的压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