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芯机芯盒射砂管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9688.1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8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明;杜伟;刘成勇;刘幼平;李竹;赵伟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5/24 | 分类号: | B22C15/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20032 四川省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芯 盒射砂管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行业中的射芯机芯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要针对型砂为水玻璃砂的射芯机芯盒射砂管衬套。
背景技术
射芯机是现代制芯的主要设备,射芯机水玻璃砂射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型砂流动性差、粘模,而型砂流动性差、粘模带来的问题之一是模型使用后射砂管内堵塞的残砂难清除,目前通常的清残砂方法是捅、吹、擦。
如图1所示,射砂管固定于芯盒、芯盒固定于射芯机,由于射砂管与模型、设备6固定在一起,使其在较小的空间里,难以清除射砂管内的残砂7,从而造成清理、清洗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芯盒清砂效率且清砂方便的射芯机芯盒射砂管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射芯机芯盒射砂管衬套,所述芯盒包括射砂板以及射砂框,在所述射砂板上设置有多个射砂管,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射砂管内可拆卸式地设置有衬套,在所述衬套上设置有与射砂管的射砂孔对应连通的中心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射芯机芯盒射砂管衬套,特所述衬套中心通孔的孔径与射砂管的射砂孔孔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射芯机芯盒射砂管衬套,特所述衬套的形状与射砂管的射砂孔形状相匹配,所述射砂管与衬套的配合间隙为型砂粒平均直径的0~1/2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射芯机芯盒射砂管衬套,特所述衬套的壁厚为2~5mm。
通过将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射砂管内,在清砂时可方便快捷地从射砂管内抽出,从而使附于衬套上的残砂也一起随套带出,之后抖动衬套即可以清除残砂,衬套内壁的粘膜用水清洗,从而在不影响芯盒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芯盒清砂效率,降底了射砂管的使用成本,尤其适用于流动性差、粘模的型砂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芯盒中射砂管残砂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芯盒中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1为射砂板,2为射砂框,3为射砂管,4为衬套,5为射砂孔,6为设备,7为残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一种射芯机芯盒射砂管衬套,所述芯盒包括射砂板1以及射砂框2,在所述射砂板1上设置有多个射砂管3,在每个射砂管3内可拆卸式地设置有衬套4,在所述衬套4上设置有与射砂管3的射砂孔5对应连通的中心通孔,所述衬套4中心通孔的孔径与射砂管3的射砂孔5孔径相同,所述衬套4的形状与射砂管3的射砂孔5形状相匹配,所述射砂管3与衬套4的配合间隙为型砂粒平均直径的0~1/2倍,所述衬套4的壁厚为2~5mm。在射砂管上加可拆卸的衬套后,清理时只需抽出衬套即可,方便快捷。
其中,所述衬套为薄壁硬质材料,材料要求与水玻璃砂不亲合,如尼龙,硬质塑料等,此外,在所述衬套上还可以设孔或者提耳,易于抽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9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