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歧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9419.5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2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丽阳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37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歧管块。
背景技术
歧管块在分流领域发展已日趋成熟,主要用于连接多个流体流和使流体流中的一个有选择地转向。传统的分流方式是在管道上接很多接头,然后在每个接头上连接分流管,这种分流的方式使得各分流管内的流量不稳定。现有的歧管块在压力达不到需求时,也会使得各分流管内的流量不稳定,致使由于压力过大或是过小,导致部件损坏或是达不到部件的流量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循环分流流量稳定,且能实时监测压力的歧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歧管块,包括歧管块本体以及设置在歧管块本体上的进流口、压力孔、侧分流孔、分流口Ⅰ和分流口Ⅱ,所述歧管块本体呈长方体,所述进流口设置在歧管块本体的端部,进流口的边缘设有密封元件;所述歧管块本体的上方设有压力孔和传感器端口,所述歧管块本体的另一端面设有分流口Ⅰ和分流口Ⅱ,分流口Ⅰ和分流口Ⅱ的周围设有用于与待接件固定连接的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进流口四周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孔与流体通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歧管块本体的侧面设有侧分流孔。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口Ⅰ、分流口Ⅱ和侧分流孔上均设有密封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在歧管块本体上设置了传感器端口,可实时监测歧管块内部的压力状况,另外,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歧管块适用范围广,适用于不同流体的分流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歧管块本体,2-压力孔,3-侧分流孔,4-密封元件,5-进流口,6-螺栓孔,7-传感器端口,8-分流口Ⅰ,9-分流口Ⅱ,10-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歧管块,包括歧管块本体以及设置在歧管块本体上的进流口、压力孔、侧分流孔、分流口Ⅰ和分流口Ⅱ,所述歧管块本体呈长方体,所述进流口设置在歧管块本体的端部,进流口的边缘设有密封元件;所述歧管块本体的上方设有压力孔和传感器端口,所述歧管块本体的另一端面设有分流口Ⅰ和分流口Ⅱ,分流口Ⅰ和分流口Ⅱ的周围设有用于与待接件固定连接的固定孔。
所述进流口四周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孔与流体通道连接;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歧管块本体的侧面设有侧分流孔;所述分流口Ⅰ、分流口Ⅱ和侧分流孔上均设有密封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丽阳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丽阳电子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94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倒流煤气管道止回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管径接口的真空转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