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体风筝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85644.1 | 申请日: | 2014-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5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庆华 |
| 主分类号: | A63H27/08 | 分类号: | A63H27/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树祥 |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体 风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筝,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软体风筝。
背景技术
自从墨翟发明木制风筝以来,风筝的材质和制作工艺经历了多次的改进和完善。由于木制风筝重量较重,为了减轻风筝的重量,人们将风筝的材质由木材改为竹子。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进而进一步减轻了风筝重量,改进了风筝的制作工艺。经历几千年的不断完善,虽然风筝的重量减轻了,风筝的制作工艺改进了,但由于骨架的存在,重量还是不够轻,而且仍存在制作工艺复杂,不易携带等缺点。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重量较轻的软体风筝,软体风筝的出现,大大改进了风筝的制作工艺,但是,受其结构的限制,软体风筝在放飞时,稳定性不好,并且所受的浮力较小,所以软体风筝的体积大多较小,在风筝的尾部不能悬挂重量较大、长度较长的丝带等装饰物,所以软体风筝的长度大多较短。
专利申请号为201020263461.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骨架风筝,不仅减轻了风筝的重量,提高了风筝的稳定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风筝的上浮力。但是,上述软体风筝稳定性还不能达到要求,同时多次放飞后通通风道的形状由于牵拉作用会出现变形,风筝放飞后会出现偏斜现象,偏斜后不方便调节。另外,上述结构的风筝适合3级以上风力的情况下放飞,3级以下风力时放飞困难,难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场合下放飞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能更好,出现偏斜现象
后方便调节,升力更大,可适合三级以下风力放飞的软体风筝。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体风筝,包括主体,主体包括正面及背面,背面上设有至少三条并排设置的通风道,相邻的两条通风道之间设有通风槽,每条通风道包括一个进风口及出风口。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主体的正面上设有两个气囊,气囊设置在靠近出风口端的位置,主体上与每个气囊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气囊连通的风孔。
进一步改进:
通风道中位于外侧的通风道上的进风口或出风口上设有可调节风量大小
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改进:
通风道中位于外侧的通风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上都设有可调节风量大小
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改进:
所述调节装置为两根调节绳,通过控制两根调节绳系紧的程度来控制进风量或出风量的大小。
进一步改进:
若干条通风道中靠近外侧的通风道上分别设有一个平衡舱,平衡舱设置在靠近进风口的位置,所述平衡舱与通风道连通。
进一步改进:
每条通风道上设有鳍片,每条鳍片上连接有一条脚线。
进一步改进:
所述鳍片的数量为1条,鳍片沿每条通风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各条通风道上的鳍片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改进:
相邻的两条通风道上的鳍片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连接在鳍片上的脚线的长度为1.5H。
进一步改进:
所述进风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出风口的横截面积,所述进风口的横截面为五边形,所述出风口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筝放飞后出现偏斜现象时,通过控制调节绳可以克服风筝偏斜现象;平衡舱的设置可使风筝飞行更加稳定;相邻的两条通风道上的鳍片之间距离为H,脚线的长度为1.5H,这样可以减少脚线的数量,使得升力更大,可适合三级以下风力放飞;气囊的设置使风筝放飞时,用于提高风筝的升力,同时在收回风筝时使风筝缓慢下降,方便控制风筝的下落点;两侧平衡舱的设置可使风筝飞行更加稳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A剖视图;
附图4为附图1的仰视图。
图中:1-主体;2-通风道;3-通风槽;4-鳍片;5-脚线;6-调节绳;7-平衡舱;8-通孔;9-气囊;10-风孔;101-正面;102-背面;201-进风口;202-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软体风筝,包括主体1,主体1为单层或多层布料,主体1包括正面101及背面102,所述主体1的背面102上设有至少3条并排设置的采用布料围成的通风道2,各条通风道2之间平行设置,相邻的两条通风道2之间设有通风槽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庆华,未经马庆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5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