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倾角薄煤层支架锚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5039.4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武目扩;吕金龙;胡春华;韩华栋;于丽;高洪松;伍郎;刘雪峰;武经纬;尤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4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角 煤层 支架 锚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倾角薄煤层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大倾角薄煤层支架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千差万别,与其相适应的支护设备自然千变万化。实现高产高效高回收率是煤炭开采一直努力的方向,与其相适应的开采工艺和适合的综采设备的研发是煤机人不懈的追求。
大倾角煤层主要是指倾角在25°~55°的煤层。当煤层的倾角大于35°时,冒落矸石滑落形成采空区的下部填满、上部悬空,从而形成不同于35°以下煤层的岩层移动规律。急倾斜煤层的高产高效机械化开采一直是采煤行业的技术难题,由于煤层赋存条件的特殊性,给安全、高效、机械化开采带来了诸多困难。大倾角液压支架合理设计及正确应用为该类煤层的顺利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采煤方法不断发展的今天,工作面设备在开采各个环节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大倾角工作面设备稳定与否是工作面能否顺利实现开采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常规支架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在支架底座的过桥上设置连接耳,通过连接头及千斤顶将两台支架的底座连接成一体,以增强支护系统的稳定性。
薄煤层指地下开采时厚度1.3m以下的煤层,薄煤层支架受采高的限制,支架高度比较低,常规的支架连接方式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方便、可靠的大倾角薄煤层支架锚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大倾角薄煤层支架锚固结构,所述支架包括底座、推移杆,所述底座的前端和所述推移杆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耳,中间一架支架的推移杆两侧的连接耳分别与两侧相邻支架的底座前端的连接耳通过千斤顶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倾角薄煤层支架锚固结构,由于底座的前端和推移杆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耳,中间一架支架的推移杆两侧的连接耳分别与两侧相邻支架的底座前端的连接耳通过千斤顶连接,这样三架支架一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即增加了支护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同时也节约了支架底座的上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大倾角薄煤层支架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倾角薄煤层支架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现有技术中的千斤顶,2、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头;
3、连接耳,4、连接头,5、千斤顶,6、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大倾角薄煤层支架锚固结构,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
所述支架包括底座、推移杆,所述底座的前端和所述推移杆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耳,中间一架支架的推移杆两侧的连接耳分别与两侧相邻支架的底座前端的连接耳通过千斤顶连接。
所述底座前端的连接耳上设有连接座,所述千斤顶的缸底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千斤顶的活塞杆端部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推移杆上的连接耳连接。
所述三架支架的推移杆的前端分别与运输机连接。
所述大倾角煤层指煤层的倾角在25°~55°的煤层,所述薄煤层指地下开采时厚度1.3m以下的煤层。
所述大倾角煤层指煤层的倾角大于35°的煤层。
本实用新型的大倾角薄煤层支架锚固结构,针对大倾角薄煤层支护的支护系统,分别在支架的底座前端和推移杆的前端两侧设置连接耳,通过连接头和千斤顶将中间一架支架的推移杆与相邻的两架支架的底座相连接,这样三架支架一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然后通过推移机构将支架与运输机也连接成一体,这样即增加了支护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同时也节约了支架底座的上部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5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矿山巷道水幕阻尘降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的多功能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