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止水混凝土垫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84916.6 | 申请日: | 2014-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张成林;甘亦波;汪燕;张进军;何光辉;樊宇锋;范伟东;刘明敬;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使用 止水 混凝土 垫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零部件,特别是一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止水混凝土垫块。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结构高低差部位需要采用吊模施工;为了防止卫生间、屋面等部位墙根渗漏,混凝土返边结构宜与楼板混凝土结构同步浇筑,避免根部产生冷缝,而返边混凝土结构支模难度比较大,并且定位不准确,主要原因由于吊模底板支撑模板的马凳一般采用钢筋马凳,马凳加工精度不高,安装固定效果不好,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移动,造成混凝土返边位置不准确;并且吊模侧面加固由于没有合理的支撑点,而未能达到有效的支撑,往往造成模板涨模等质量问题的发生。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止水混凝土垫块,解决了现有采用马凳带来的精度不高、安装固定效果不好、容易发生移动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止水混凝土垫块,包括混凝土主体和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侧部的止水凹槽,所述混凝土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该混凝土主体于模板的固定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混凝土主体下部侧壁的镀锌铁片,所述镀锌铁片的一端埋设在所述混凝土主体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种改进,所述固定装置为贯穿于混凝土主体两端且焊接有埋设在混凝土主体内部的止水铁片的止水螺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凝土主体上下两端端部设有端部凹槽,所述止水螺杆由混凝土主体内部从端部凹槽处延伸出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止水凹槽为一环绕上述混凝土主体侧壁的环形凹槽,止水凹槽的截面呈倒梯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混凝土主体为一水平截面呈方形的混凝土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止水混凝土垫块,该种止水混凝土垫块可通过镀锌铁片、止水螺杆进行位置定位,固定效果好、位置不会发生移动;另外,该种止水混凝土垫块为预制件,可有效提高精度。该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止水混凝土垫块,解决了现有采用马凳带来的精度不高、安装固定效果不好、容易发生移动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5。
实施例1,具体参照图1、图2。
一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止水混凝土垫块,包括混凝土主体1和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侧部的止水凹槽11,所述混凝土主体1为一水平截面呈方形的混凝土块,所述止水凹槽11为一环绕上述混凝土主体1侧壁的环形凹槽,止水凹槽11的截面呈倒梯形。
所述混凝土主体1上设有用于固定该混凝土主体1于模板的固定装置,在本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混凝土主体1下部侧壁的镀锌铁片4,所述镀锌铁片4的一端埋设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内部。
参照图5,在应用时,混凝土主体1下部设置的镀锌铁片4可以采用铁钉固定在模版上,整个混凝土垫块不会轻易发生移动。
实施例2,参照图3、图4。
一种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止水混凝土垫块,包括混凝土主体1和设置在所述混凝土主体1侧部的止水凹槽11,所述混凝土主体1为一水平截面呈方形的混凝土块,所述止水凹槽11为一环绕上述混凝土主体1侧壁的环形凹槽,止水凹槽11的截面呈倒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9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