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湿度独立控制制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84729.8 | 申请日: | 2014-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5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冲;宋文吉;何世辉;冯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5B7/00 | 分类号: | F25B7/00;F25B49/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莫瑶江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湿度 独立 控制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压缩式制冷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独立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制冷系统在降低空气温度的同时也会把空气中的部分水分去除,例如常用的中央空调系统和家用空调系统,这些制冷系统是以降温为目的设计的,兼顾了除湿功能,在使用时不能同时调节温度和湿度,只能设定温度或湿度。而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均对温度和湿度有要求,特别是工艺性空调对湿度有严格要求,由于上述制冷系统不能同时满足温湿度要求,使用时出现:1)温度到了设定值,湿度过高或过低;2)湿度到了设定值,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应的处理方法为:1)当温度到了设定值,湿度过低时,采用加湿的方法提升湿度,即为了满足温度,在降温过程过度除湿,后来又必须加湿回去;2)当温度到了设定值,湿度过高,采用继续降温除湿,直到湿度满足要求,这时温度已经低于设定值,还有加热提升温度。显然,这两种情况均出现超调情况,额外补充加湿或加热,耗费了大量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制冷系统,使空调系统能够只降温不除湿、或只除湿不降温、或降温除湿同时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温湿度独立控制制冷系统,包括用于降温的第一制冷系统以及用于降温和除湿的第二制冷系统;第一制冷系统由第一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一节流阀、第一蒸发器、耦合蒸发段、第一压缩机依次连接成制冷剂的循环回路,在第一冷凝器上设有第一冷凝风扇,在第一蒸发器上设有第一蒸发风扇,并且从第一蒸发器上蒸发的制冷剂的温度高于空气露点;第二制冷系统由第二压缩机、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阀、第二蒸发器、第二压缩机依次连接成制冷剂的另一循环回路,在第二蒸发器上设有第二蒸发风扇,从第二蒸发器上蒸发的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所述耦合蒸发段和第二冷凝器相互耦合,形成耦合换热器,并在该耦合换热器上设置耦合换热风扇。
所述耦合换热器包括从耦合蒸发段引出的第一换热管、从第二冷凝器引出的第二换热管、翅片,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交替排布在翅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由第一制冷系统实现降温功能,而第二制冷系统兼备降温和除湿功能,实现温度和湿度的独立可控可调,避免了温度或湿度的过度调节,节约了大量能源,两套制冷系统也可以同时运行,调节能力强,适用于各类空调系统,舒适性高,用户体验好,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简便、难度低、工作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耦合换热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耦合换热器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压缩机;2、第一冷凝器;3、第一节流阀;4、第一蒸发器;5、第一冷凝风扇;6、第一蒸发风扇;7、第二压缩机;8、耦合换热器;9、第二节流阀;10、第二蒸发器;11、第二蒸发风扇;12、耦合换热风扇;13、第一换热管;14、第二换热管;15、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温湿度独立控制制冷系统,包括用于降温的第一制冷系统以及用于降温和除湿的第二制冷系统;第一制冷系统由第一压缩机1、第一冷凝器2、第一节流阀3、第一蒸发器4、耦合蒸发段、第一压缩机1依次连接成制冷剂的循环回路,在第一冷凝器2上设有第一冷凝风扇5,在第一蒸发器4上设有第一蒸发风扇6,并且从第一蒸发器4上蒸发的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空气露点;第二制冷系统由第二压缩机7、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阀9、第二蒸发器10、第二压缩机7依次连接成制冷剂的另一循环回路,在第二蒸发器10上设有第二蒸发风扇11,从第二蒸发器10上蒸发的制冷剂的温度高于空气露点;所述耦合蒸发段和第二冷凝器相互耦合,其中,第一制冷系统的耦合蒸发段设置在第一蒸发器4的出口处,而第二制冷系统的第二冷凝器设置在与耦合蒸发段并排的位置,两者相对并配合工作,形成耦合换热器8,并在该耦合换热器8上设置耦合换热风扇12。
所述耦合换热器8包括从耦合蒸发段引出的第一换热管13、从第二冷凝器引出的第二换热管14、翅片15,第一换热管13和第二换热管14交替排布在翅片1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用双面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带辅助加热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