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翅片全自动拉胀排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4555.5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1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姜慧锋;陈永祥;徐世财;陈学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达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8 | 分类号: | B21D53/08;B21D4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拉胀排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器领域,尤其是翅片式冷却器的生产,具体的涉及一种翅片式冷却器加工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冷凝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翅片套在圆管上,传统的方式使采用人工方式将翅片插入到模具的卡槽中,再将翅片整理平整,完成排片后通过穿管、拉胀,使得翅片与铝管紧密结合,这种传统的人工排片方式效率低,并且对人工的依赖程度较高,人工成本高。
现在技术中,已经有自动排片机取代传统的人工排片,但是现有的排片机还存在以下缺陷:排片效率相对较低,无法适应高速的生产需求;排片机的辅助机构配合不完善,造成排片不稳定,劳动强度大。因此,现在需要一种高效稳定的排片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效率高、可靠的翅片全自动拉胀排片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翅片全自动拉胀排片机,其包括:铝管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铝管输送机构前方的辅助穿管机构、设置在所述辅助穿管机构前方的模具组件、横跨在所述模具组件上方且沿其移动的排片组件,所述排片组件包括:翅片托盘、设置在所述翅片托盘上的压片机构、带动所述翅片托盘移动的自动移位机构、调节所述翅片托盘角度的微调机构、以及放置在所述翅片托盘上的翅片导向杆,所述翅片托盘的前端向上弯曲形成翅片托盘前端角,所述翅片托盘前端角的角度为120°,所述翅片导向杆的前端向上弯曲形成翅片导向杆前端角,所述翅片导向杆前端角的角度为120°。
优选的,通过所述微调机构调节翅片托盘与模具组件之间的角度为60-80°。
优选的,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设置在所述翅片托盘前端的上方且正对所述翅片托盘前端角,通过所述挡片阻挡所述翅片导向杆上的翅片一次落下一片。
优选的,所述压片机构设置在所述挡片的上方,所述压片机构为弹性压片机构。
优选的,所述自动移位机构下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配合所述模具组件上的线轨移动。
优选的,所述辅助穿管机构包括:四组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压紧机构下方的四组导向导轮机构、与所述导向导轮机构相配合的四组滚轮压紧机构、以及驱动所述导向导轮机构的四个电机,所述滚轮压紧机构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导向导轮机构和压紧机构之间。
优选的,所述辅助穿管机构还包括快拆机构,所述快拆机构固定所述滚轮压紧机构,所述快拆机构通过定位销和90°伞齿实现所述滚轮压紧机构快拆。
优选的,所述模具组件包括模具、设置在流水线一侧的机械臂式压紧机构,所述模具上开设有若干等间距的卡槽,所述卡槽两边设有圆弧卡位,所述圆弧卡位配合翅片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拉杆机构设有带有卡位拉头的自动抬刀件和供所述自动抬刀件复位的复位弹簧。
优选的,还包括胀杆自动回流机构和铝管导向头回流机构,所述胀杆自动回流机构和铝管导向头回流机构设置在所述流水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排片机为全自动化排片装置,其能够不间断作业,通过其翅片导向杆和翅片托盘前端角度的设计,能够实现快速可靠的排片,在7.5s内排片200-300件,效率极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排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1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3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2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排片组件,2-模具组件,3-辅助穿管机构,4-拉杆机构,5-铝管输送机构,101-翅片导向杆,101a-翅片导向杆前端角,102-翅片托盘,102a-翅片托盘前端角,103-挡片,104-压片机构,105-自动移位机构,106-微调机构,201-模具,202-卡槽,301-压紧机构,302-导向导轮机构,303-滚轮压紧机构,304-快拆机构,305-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达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达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绳可调式预变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弯机后挡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