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桨叶静平衡状态的平衡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3396.7 | 申请日: | 2014-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0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领;倪月;高洋;刘化冰;李宝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2 | 分类号: | G01M1/12 |
代理公司: | 保定市燕赵恒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3121 | 代理人: | 周献济 |
地址: | 07105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桨叶 平衡 状态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桨叶静平衡状态的平衡工装。
背景技术
螺旋桨安装完成后需要做静平衡试验,检测螺旋桨的各桨叶在低距、中距和大距的角度下,各桨叶是否保持平衡,如果不能平衡,调节各桨叶的质量,使桨叶能够平衡,调整桨叶的质量后,再次进行平衡试验,直到各桨叶符合平衡要求为止。所以,桨叶的静平衡试验是螺旋桨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试验。现有螺旋桨的平衡试验使用的工装是平衡轴,将需要做试验的螺旋桨的滑油管取下,将平衡轴安装到螺旋桨滑油管的位置,然后将平衡轴吊起放到平衡架上进行静平衡试验。该平衡轴工装只能实现螺旋桨的桨叶在单一角度下的试验,无法实现桨叶在多角度下的试验;如果进行桨叶在多角度下的静平衡试验,就需要将放置到平衡架上的安装有螺旋桨的平衡轴取下,手工调整各桨叶为同一扭转角度后,再将平衡轴吊起放到平衡架上进行静平衡试验,手工单个桨叶调整角度费时费力,效率极低,且不易将各桨叶完全调整到一个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检测桨叶静平衡状态的平衡工装,使用该平衡工装去做螺旋桨的静平衡试验,在工装上能实现螺旋桨上各桨叶的扭转角度的同步调整,调整准确度高,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检测桨叶静平衡状态的平衡工装,其包括主轴、导筒、变距螺母、止动螺母、推力轴承、滑键和定位盘;主轴的前端有螺纹和滑槽,变距螺母螺纹连接在主轴的前端,导筒通过推力轴承安装在变距螺母后端的外圆上,止动螺母将变距螺母后端、推力轴承和导筒前端固定为一体;导筒前端外圆上凸起一圈与螺旋桨桨壳内的连接各桨叶偏心销的拨套相匹配的凸起定位盘,凸起定位盘上开有与拨套上面的孔相匹配的定位孔,导筒后端固定有滑键,滑键位于主轴的滑槽内;主轴后端过盈装配有与螺旋桨桨壳的端齿盘相匹配的定位盘,定位盘上开有与端齿盘上的螺桩相匹配的孔。
使用时,先将变距螺母、推力轴承和导筒整体卸下,再将主轴穿入待平衡的装有桨叶组件的桨壳中,将螺旋桨桨壳的端齿盘上的螺桩穿在定位盘的孔内,用螺母对称均匀的固定好;再将变距螺母、推力轴承和导筒整体装配到主轴上,注意使滑键进入到主轴的滑槽中,将螺旋桨桨壳内的连接各桨叶偏心销的拨套与导筒上的凸起定位盘对好,用螺栓螺母将对好的定位孔固定好;用扳手转动变距螺母,变距螺母沿主轴的螺纹旋转并上、下移动,推动导筒上、下移动,导筒推拨套移动,拨套带动偏心销旋转,从而使螺旋桨的各桨叶同步旋转,直到所要求的角度;然后将主轴吊起放到平衡架上进行静平衡试验,调整桨叶的质量,达到平衡的技术要求;然后再次调节变距螺母,使各桨叶同步旋转到所要求的另一个角度,进行静平衡试验,调整桨叶的质量,达到平衡的技术要求;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将螺旋桨的各桨叶在低距、中距和大距的角度下的所有平衡试验做完为止;按照上述调整好的桨叶的质量调整螺旋桨后;再进行平衡试验,直到能达到平衡的技术要求就不再调整桨叶质量。使用本实用新型去做螺旋桨的静平衡试验,在工装上能实现螺旋桨上各桨叶的扭转角度的同步调整,调整准确度高,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螺旋桨上主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3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