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湿地条播机一体化双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0746.4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60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学智 |
主分类号: | A01C19/00 | 分类号: | A01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地 条播 一体化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具体涉及干、湿地条播机一体化双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农业生产的种植方式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撒播、条播、穴播、精密播种、铺膜播种、免耕播种。其中条播是将种子按要求的行距、播量和播种成行的播入土壤中,然后进行覆土镇压,其节本省时增效,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机械条播随机带肥,施肥深且均衡,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可根据地力水平和品种特性,实行定量播种,避免了过稀或过密现象,从而达到合理密植。
条播机作业时,是由齿轮箱带动排种轮、排肥轮旋转,种子自种子箱内按要求的播种量排入输种量,化肥同样从化肥箱内通过管道排出,种子和化肥经开沟器落入开好的沟槽内,然后由覆土镇压装置将种子覆盖压实。
目前,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农户的条播机是在旋耕机的基础上加设种肥箱改造而成,如图1所示,图1是2014年8月27日所公开的条播机种肥箱的传动装置,其公开号为:203788706U,该装置即在旋耕机的基础上加设种肥箱11改造而成,在种肥箱11的底部设有排种器和排肥器,排种器和排肥器的转轴通过齿轮箱2传动,这使得齿轮箱2既传动旋耕轮,也同时传动排种器和排肥器,因此,当条播机行至地头时,齿轮箱2未停止工作,使得排种排肥器依然处于工作状态,这增加了成本,使得耕种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设计一种干、湿地条播机一体化双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同时可以避免条播机的齿轮箱在作业时排种排肥器仍然运作,免除了种子及化肥的不必要浪费,且耕种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干、湿地条播机一体化双传动装置,它包括设在条播机机架上的齿轮箱、排种器、排肥器以及设在机架后下方的整压辊,齿轮箱设有输出轴,排种器设有第一转轴,排肥器设有第二转轴,整压辊设有中心轴,其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转轴右端依次设有齿轮一和齿轮二,第二转轴上设有与齿轮二啮合相连并且直径相等的齿轮三,在齿轮二和齿轮三的正下方设有齿轮四,所述齿轮四通过第三转轴固定在条播机机架上且与齿轮一齿合连接,齿轮一的直径大于齿轮四的直径,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过渡轴与齿轮箱的输出轴传动相连,所述过渡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万向节与输出轴和第三转轴相连,在第三转轴上还设有离合装置一,其位于机架外壁,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还设有齿轮五,其位于条播机机架左侧;
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与整压辊的中心轴相互平行,在第四转轴的一端依次设有齿轮六和齿轮七,其位于机架左侧,且其中齿轮七与第二转轴上的齿轮五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整压辊的中心轴左端设有齿轮八,齿轮八和第四转轴上的齿轮六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所述第三转轴上还设有离合装置二,其位于机架内壁。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张紧轴,其位于第二转轴和第四转轴中间。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张紧轴上设有齿轮九,齿轮九的齿面与齿轮五和齿轮七间的传动链条贴合相连。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整压辊的中心轴与第四转轴上设有防护挡板,其位于机架与齿轮六、齿轮八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有双离合装置,当遇到不需要播种、施肥工作时,可通过离合装置二来暂停排种器和排肥器的工作,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省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设有双传动装置,当干田耕种时,离合装置一离合,通过滚压辊带动排种器和排肥器工作,实施排种施肥作业,行至地头时,整压辊停止滚动,排种器和排肥器也停止作业,提高播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原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学智,未经朱学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0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