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倾角工作面沿空留巷端头液压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80513.4 | 申请日: | 2014-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范映冲;邓月华;王元奎;武玉梁;何兴巧;杨凯;彭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科建煤炭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3/16 | 分类号: | E21D2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9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倾角 工作面 沿空留巷 端头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大倾角工作面沿空留巷端头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综采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大倾角甚至急倾斜煤层也逐渐进入煤矿开采领域,生产效率要求增高,巷道掘进量增大,采掘接替紧张,沿空留巷技术应用不断扩大。沿空留巷技术可以减少巷道掘进量、缓解采掘接替紧张的局面,缩短工作面搬家时间,在近水平煤层应用较为普遍,但该技术在大倾角甚至急倾斜煤层中,必须在工作面端头的采空区范围进行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相关的配套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安全可靠的大倾角工作面沿空留巷端头液压支架,以解决现有地质条件下工作面端头施工沿空留巷的安全问题,改善大倾角工作面综采沿空留巷施工的高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大倾角工作面沿空留巷端头液压支架,由支架底座、支架顶梁、掩护梁、底座支板、前立柱、反支柱、后立柱、后支侧立柱、后上挡矸板、后下挡矸板、前模板、后上模板和后下模板组成;所述支架底座和支架顶梁通过所述前立柱、反支柱、后立柱连接,所述掩护梁固定在所述支架顶梁上,所述底座支板固定在所述支架底座上,所述掩护梁通过所述后支侧立柱与所述支架底座连接。
在上述的大倾角工作面沿空留巷端头液压支架中,所述前模板固定在所述支架顶梁上,所述后上模板固定在掩护梁上,所述后下模板固定在底座支板上。
在上述的大倾角工作面沿空留巷端头液压支架中,所述后上挡矸板与所述掩护梁活动连接,所述后下挡矸板与所述底座支板连接。
在上述的大倾角工作面沿空留巷端头液压支架中,所述后上挡矸板与所述后下挡矸板活动搭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倾角工作面沿空留巷端头液压支架,在工作面下端头设置三架,利用掩护梁、前模板、后上模板、后下模板、后上挡矸板和后下挡矸板形成的安全空间施工,解决了现有技术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存在的安全隐患大的缺陷,高效地进行沿空留巷施工,减少巷道掘进量,缩短工作面搬家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架底座;2-支架顶梁;3-掩护梁;4-底座支板;5-前立柱;6-反支柱;7-后立柱;8-后支侧立柱;9-后上挡矸板;10-后下挡矸板;11-前模板;12-后上模板;13-后下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大倾角工作面沿空留巷端头液压支架,包括支架底座1、支架顶梁2、掩护梁3、底座支板4、前立柱5、反支柱6、后立柱7、后支侧立柱8、后上挡矸板9、后下挡矸板10、前模板11、后上模板12和后下模板13;所述支架底座1和支架顶梁2通过所述前立柱5、反支柱6、后立柱7连接,所述掩护梁3固定在所述支架顶梁2上,所述底座支板4固定在所述支架底座1上,所述掩护梁3通过所述后支侧立柱8与所述支架底座1连接。所述前模板11固定在所述支架顶梁2上,所述后上模板12固定在掩护梁3上,所述后下模板13固定在底座支板4上;所述后上挡矸板9与所述掩护梁3活动连接,所述后下挡矸板10与所述底座支板4连接;所述后上挡矸板9与所述后下挡矸板10活动搭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倾角工作面沿空留巷端头液压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施工沿空留巷面对采空区矸石下滑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工人提供了安全操作环境,提高了沿空留巷施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科建煤炭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科建煤炭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05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菇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香苏辣料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