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移动终端的扫描电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79961.2 | 申请日: | 2014-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4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昊;张黎君;田辉;熊胜峰;郑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三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移动 终端 扫描 电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移动终端的扫描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是利用移动和联通遍布全国的GSM网络,通过短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利用短信息实现远程报警、遥控、遥测三大功能,尤其是GSM短信息,灵活方便,可以跨市、跨省、甚至跨国传送,而且每发送一条短信息只要1毛钱,非常可靠廉价。用于状态监测,用于火灾、防盗等报警,设备故障上报。
随着苹果推出的智能终端,指纹识别系统逐步成为智能终端的标准配置,对于指纹识别来说,目前的指纹识别还无法达到相应的要求,所以现有技术需要一种新的识别装置来进行综合的识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的扫描电路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识别精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的扫描电路,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摄像头和红外LED灯;其中,红外LED灯呈两排设置在摄像头的两侧,该扫描电路包括:
摄像头的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C1的另一端与放大器正向输入端连接,放大器的输出端与CPU1的一个引脚连接;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C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2的一端还与R1的一端连接,R1的另一端接地,R2的一端与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R2的另一端与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R3的一端与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R3的另一端接地;
三极管Q1和Q2的基极分别与CPU的另一引脚连接;Q1和Q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源VC连接,Q1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D1的阴极连接D2的阳极,D2的阴极连接D3的阳极,D3的阴极接地,Q2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D4的阴极连接D5的阳极,D5的阴极连接D6的阳极,D6的阴极接地。
可选的,所述红外LED灯的数量为6个,6个LED灯均匀分布在摄像头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增加了红外灯,这样摄像头就能够对用户的手指进行扫描获取静脉图像,然后通过通用的识别算法就能够轻松的识别用户,由于增加了静脉识别的方案,所以其具有识别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移动终端的扫描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的扫描电路,该智能移动终端如图1所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 1、摄像头2和红外LED灯3;其中,红外LED灯呈两排设置在摄像头2的两侧,该扫描电路包括:
摄像头2的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C1的另一端与放大器正向输入端连接,放大器的输出端与CPU1的一个引脚连接;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C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2的一端还与R1的一端连接,R1的另一端接地,R2的一端与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R2的另一端与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R3的一端与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R3的另一端接地;
三极管Q1和Q2的基极分别与CPU的另一引脚连接;Q1和Q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源VC连接,Q1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D1的阴极连接D2的阳极,D2的阴极连接D3的阳极,D3的阴极接地,Q2的发射极与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D4的阴极连接D5的阳极,D5的阴极连接D6的阳极,D6的阴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能够非常好的实现静脉识别的实现,所以其具有识别效果好的优点。
可选的,红外LED灯3的数量为6个,6个LED灯均匀分布在摄像头2的两侧。设置6个红外LED灯能够很好的提供均匀的红外光源,从而提高摄像头拍照的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三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三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9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变配电设备检修的RFID读写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鼠标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