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异味排水堵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79442.6 | 申请日: | 2014-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3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龙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合(宁波)电子元件紧固装置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02 | 分类号: | F16J1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沈履君 |
| 地址: | 3158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味 排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密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集密封、排水、阻挡异味为一体的堵盖。
背景技术
排水堵盖应用于汽车前围集风板处,通过堵盖本身的小孔来进行排水。这种结构的排水量很小,而且只具有排水、密封作用,功能单一。事实情况是:发动机舱内的异味会进入到驾驶室内。目前的堵盖还没有除异味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异味排水堵盖,通过本身的单向阀门同时实现排水和阻挡异味的功能,能够有效防止发动机舱内的异味进入驾驶室。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异味排水堵盖,包括堵盖本体,其中:所述堵盖本体的上部端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堵盖本体的下部为积水空腔;所述积水空腔侧壁上设置有单向阀门。
优选的,沿所述堵盖本体的上部端面一周设置有翻边,所述堵盖本体安装于汽车前围集风板处时通过所述翻边实现密封。
优选的,所述凸起结构为多个,多个凸起结构均匀分布在所述堵盖本体的上部端面的一周。
优选的,所述凸起结构位于所述堵盖本体的上部端面且位于所述翻边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凸起结构为圆柱体。所述凸起结构(圆柱体)的数量、位置分布等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蓄水功能,防止水量太大漫出,而堵盖内的水则通过堵盖内的单向阀门排出;装车状态该单向阀门处于关闭状态,防止发动机舱内的异味通过堵盖进入驾驶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凸起结构,2为积水空腔,3为单向阀门,4为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解释,但是以下的内容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异味排水堵盖,包括堵盖本体,其中:所述堵盖本体的上部端面设置有凸起结构1,以防止类似树叶等异物进入堵盖本体,影响堵盖的排水功能;所述堵盖本体的下部为积水空腔2,积水空腔2具有蓄水功能,防止水量过大漫出;所述积水空腔2侧壁上设置有单向阀门3,积水空腔2内的水通过单向阀门3排出;所述堵盖本体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1为多个,多个凸起结构1均匀分布在所述堵盖本体的上部端面的一周。
本实施例中,沿所述堵盖本体的上部端面一周设置有翻边4,所述堵盖本体安装于汽车前围集风板处时通过所述翻边4实现密封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1位于所述堵盖本体的上部端面且位于所述翻边的内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结构1为圆柱体,所述凸起结构1的数量及位置分布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门3与所述堵盖本体连接处既不能太厚,以避免单向阀门3不能正常回位,也不能太薄,以避免强度不足而折断。
本实施例中,在正常状态下,所述单向阀门3由于重力作用处于关闭状态(如图1所示),防止发动机舱内的异味通过单向阀门扩散,进入驾驶室;当有水进入积水空腔2内部,水产生水压会冲开单向阀门3而排出(如图2所示);水排出后,单向阀门3会在重力作用下又自动恢复关闭状态(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具有蓄水功能,防止水量太大漫出,而积水空腔的水则通过单向阀门排出;装车状态该单向阀门处于关闭状态,防止发动机舱内的异味通过单向阀门进入驾驶室;设置圆柱体凸起结构,从而防止异物进入。
综上,本实用新型集密封、排水、阻挡异味(防臭)为一体,通过本身的单向阀门同时实现排水和阻挡异味的功能,能够有效防止发动机舱内的异味进入驾驶室。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合(宁波)电子元件紧固装置有限公司;,未经天合(宁波)电子元件紧固装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9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