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肿瘤吸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79237.X | 申请日: | 2014-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6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卓贤露;黄闯;罗焕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贤露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吸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吸取器。
背景技术
卵巢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大多为良性肿瘤,尤以卵巢囊肿更为常见,有时是单独的囊肿,有时是囊肿内又有许多小囊肿,囊肿小的不超过胎头大小,大的重量可达数十斤,甚至充满整个腹腔,囊肿内常为腹水或粘液,对这种囊肿,目前的治疗方法均采用手术治疗,不可行穿刺术放水,防止引起囊肿内感染或使囊肿内液体流入囊肿外和腹壁之间形成粘连,手术时,通常采用手术刀在腹部切一个和肿瘤大小一致的切口,然后再将肿瘤切除,从切口取出,当肿瘤体积较大时,切口也相应增大,有时长度可达20cm以上,由于切口长,创伤大,伤口愈合困难,身体恢复时间长,病人痛苦大。目前在手术中,为减小切口,也有的先采用引流的办法,抽出囊肿中的液体后再切除,但采用的一般引流方法易引起感染和扩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吸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吸取器,包括三通管、气囊、集液瓶、针管、推进器和吸管,所述三通管三端分别安装有吸管、集液瓶和气囊,所述吸管通过螺纹与螺孔配合与三通管连接,所述三通管与吸管连接的一端还设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一侧设有阻回板,所述吸管的另一端设有吸盘,吸管的内部设有针管,所述针管与推进器固定连接,所述推进器活动安装在吸管表面,所述集液瓶顶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有第一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逆止阀。
优选的,所述吸管末端吸盘为喇叭状,吸管表面设有供推进器滑动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三通管与吸管连接处外表面还套接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肿瘤吸取器,采用喇叭状的吸盘可以有效地防止液体渗漏造成感染,可活动的针管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利用推进器对针管插入的深度进行调节,滑槽结构可以使针管更容易活动,阻回板可以防止抽出的液体回流,两个止流阀可以有效地控制气体的进出,利用气体压强将液体吸出来进入集液瓶。整个装置可从小的手术切口内取出大的囊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通管、2气囊、3集液瓶、4出气口、5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阻回板、8针管、9推进器、10吸管、11吸盘、1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吸取器,包括三通管1、气囊2、集液瓶3、针管8、推进器9和吸管10,三通管1三端分别安装有吸管10、集液瓶3和气囊2,吸管10通过螺纹与螺孔配合与三通管1连接,三通管1与吸管10连接处外表面还套接有密封圈12,可以防止漏气影响吸液效果和液体渗出感染,三通管1与吸管10连接的一端还设有第二阀门6,用于防止气体进入针管8,第二阀门6一侧设有阻回板7,吸管10的另一端设有吸盘11,防止液体渗出感染,吸管10末端吸盘11为喇叭状,吸管10表面设有供推进器9滑动的滑槽,更利于推进器运动,吸管10的内部设有针管8,可活动的针管8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利用推进器9对针管8插入的深度进行调节,针管8与推进器9固定连接,推进器9活动安装在吸管10表面,集液瓶3顶部设有出气口4,用于排除其体,出气口上设有第一阀门5,防止气体回流,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均为逆止阀,阻回板7可以防止抽出的液体回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贤露,未经卓贤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9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肢外固定支架置钉导航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心内科康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