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易变形零件的电镀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8162.3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2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川;金万军;曹红蕾;刘洪萍;刘凤云;刘勇;肖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20 | 分类号: | C25D17/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14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变形 零件 电镀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易变形零件的电镀滚筒。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生产、制造的紧固件及其它五金小零件中,除了外观、形状较为规则的螺栓、螺母之外,还涵盖了大量的异性件及变形件,比如卡箍、锁片等。该类产品的电镀多数采用框镀式或绑镀式,而电镀效果较佳的滚镀方式,则因为缺乏合适的滚镀设备,尤其是电镀滚筒,而得不到合理应用。现有技术中,电镀领域采用的滚筒在阴极导电方式上绝大多数为链条导电,这类电镀滚筒凭借链条本身质量较重且在零件随滚筒旋转过程中做自由旋转,进而保证零件与阴极的接触,从而沉积形成镀层。对于轻金属和易变形件产品而言,这种方法会因为导电阴极碾压产品而致使产品变形,且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也因化工药品的使用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不易变形、高效实用、环保价廉的适用于易变形零件的电镀滚筒。
本实用新型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易变形零件的电镀滚筒,包括滚筒主体、导电棒,滚筒主体装在转轴上,导电棒的两端与转轴相连接,导电棒位于滚筒主体内部,其中:导电棒为直条式,滚筒主体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溢流孔。
上述适用于易变形零件的电镀滚筒,其中:所述导电棒为直角U形。
上述适用于易变形零件的电镀滚筒,其中:所述溢流孔绕滚筒主体中心对称。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易变形零件的电镀滚筒,所述导电阴极的导电棒由目前市场上常规使用的链条式改为直条式,在使用过程中直条式导电阴极可以随同零件产品以固定点为中心做360°自由转动,充分地使产品和零件保持接触,从而达到导电目的,不仅适用于外观、形状相对标准的螺栓、螺母内产品的滚镀,同时还适用于轻金属、易变形产品的滚镀;对于轻金属和易变性零件,能够充分地避免导电阴极碾压该类产品导致产品发生变形弯曲的质量事故,有效地增加批次电镀产品的数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节约大量的化工药品,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总之,本实用新型不易变形、高效实用、环保价廉,适用于易变形零件的电镀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前电镀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
1、滚筒主体;2、导电棒;3、溢流孔;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适用于易变形零件的电镀滚筒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易变形零件的电镀滚筒,包括滚筒主体1、导电棒2,滚筒主体1装在转轴4上,导电棒2的两端与转轴4相连接,导电棒2位于滚筒主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导电棒2为直条式,滚筒主体1外周面上设置有若干溢流孔3。所述导电棒2为直角U形。所述溢流孔3绕滚筒主体1中心对称。
使用时,将待电镀的产品放入滚筒主体1中,滚筒主体1在转轴4带动下转动,直条式导电棒2随同零件产品以固定点为中心做360°自由转动,进行预处理、清洗、电镀等工序,待电镀完成后,将电镀后的零件取出并吹干,进行校检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8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