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灰气动输送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7930.3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0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戴辉;周多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化辰州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12 | 分类号: | B65G53/12;B65G53/3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96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炼物料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灰(冶炼半成品)的气动输送罐。
背景技术
在矿山冶炼生产中,经常需要输送各种氧灰(冶炼半成品)。主要输送设备是气动输送罐,而现在大部分气动输送罐结构复杂、制造困难,其中转动件多,容易磨损、故障频发,并且检修麻烦,罐体底部的氧灰在满载时的压强作用下容易造成泄漏,并且吹送困难,经常堵塞管道,因此通常不能对输送罐进行满载输送。同时,四周的操作员工容易遭受粉尘的危害、患有吸尘吸肺病,严重影响了员工的身体健康,这都给矿山企业的环保生产造成了巨大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输送罐结构复杂、易磨损、泄露及堵管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氧灰气动输送罐,同时输送不同粗细的氧灰,在氧灰满载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输送。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氧灰气动输送罐,包括罐体1和输送动力总成2,其中,所述输送动力总成2设置在罐体1底部,所述输送动力总成2的内腔顶部与罐体1内腔连通,并在其中输送动力总成2的一侧设有氧灰出口22,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动力风管23,所述动力风管23的出风口对准氧灰出口22,将从罐体内腔落入的氧灰从氧灰出口吹送出去;所述输送动力总成2的内腔底部设有辅助入口25,所述辅助入口25与辅助风管24连通,向所述输送动力总成2的内腔通入向上的气流,保证落入输送动力总成内腔的氧灰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入口25设置在输送动力总成2的底板26上,所述辅助入口25的正上方固设有盖板27。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入口25设置在底板26的中心位置,所述盖板27与底板26之间设有0.5-1.0mm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氧灰出口22与输送动力总成2通过氧灰喇叭口2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动力总成2与罐体1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罐体1上设有氧灰入口11。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1上设有压力表接头12和排气阀接头13。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1内壁设有内壁清理风管14。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输送动力总成底部设置的辅助入口和辅助风管可以保证氧灰在罐体和输送动力总成内腔松散、漂浮、流动、不沉,实现氧灰在罐内和管内输送的均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可将罐体满载氧灰进行输送;输送动力总成通过可拆卸的法兰连接,可选用不同压力等级、不同型号规格的气动输送动力总成输送不同粗细的氧灰,可以将氧灰输送到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高度;在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罐内没有活动零件、没有旋转零件,内部零件几乎是零磨损,维护保养轻松。本实用新型有效实现了让企业员工远离吸尘吸肺病,杜绝职业危害,同时进一步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氧灰气动输送罐的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动力总成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标号:1-罐体,11-氧灰入口,12-压力表接头,13-排气阀接头,14-内壁清理风管,
2-输送动力总成,21-氧灰喇叭口,22-氧灰出口,23-动力风管,24-辅助风管,25-辅助入口,26-底板,27-盖板,
3-氧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图示中的氧灰气动输送罐,包括罐体1和输送动力总成2,其中,输送动力总成2通过法兰连接设置在罐体1底部,输送动力总成2的内腔顶部与罐体1内腔连通,输送动力总成2一侧设有氧灰出口22,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动力风管23,动力风管23的出风口对准氧灰出口22,将从罐体内腔落入的氧灰从氧灰出口吹送出去。罐体1上设有氧灰入口11、压力表接头12和排气阀接头13。输送动力总成2的内腔底部设有辅助入口25,辅助入口25与辅助风管24连通,通入向上的气流,保证从罐体落入输送动力总成内腔的氧灰3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化辰州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怀化辰州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79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