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射式烟度计的光学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7428.2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9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白飞娥;张朋亮;丁宗英;康野;赖月;唐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射 式烟度计 光学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车烟气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车的排放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世界各国都制定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来限制柴油机的排放污染物水平。这些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不仅推动的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检测技术的发展。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规定的检测方法有两种:自由加速法和加载减速法。根据中国环境保护远景目标纲要,重点城市应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尽快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对柴油车检测,各地方标准都逐渐要求各检测机构采用加载减速的检测方法测量柴油车排放污染物中颗粒物的排放浓度。柴油车排放污染物中的颗粒物排放浓度检测通常采用透射式烟度计,利用烟气的透过系数,确定颗粒物浓度。透射式烟度计是利用Beer-Lambert定理对可见物进行测量的。平行光束通过气室时,由于光被气室内的可见物吸收和散射(反射、折射等),使其强度衰减,检测设备检测到变化的光电流信号,从而得到检测结果,强度衰减量=吸收量+散射量。透射式烟度计由气体取样模块、光学测量模块、控制显示模块组成。光学测量模块主要包括光学平台和数据采集,其主要作用是对机动车排放的烟气进行连续测量,动态反映排气污染物的变化,并且把测量结果传给控制显示部分进行显示,光学平台的设计是透射式烟度计的核心,光学平台两侧的风机(离心风机)向外吹风,形成负压,从进气管位置进入气室排放烟气在其作用下,向两侧流动。
尤其在柴油车加载减速测试时,柴油车排出的浓烟不是靠风帘的作用直接吸入仪器内部,而是靠排气管的气体直接压入光学平台内部,这样喷射的气体有部分的气体会直接喷射到光学平台中准直透镜和汇聚透镜上,烟气中含有油气和碳颗粒物,这种混合物极容易在发光二极管准直透镜和光电二极管汇聚透镜的表面形成沉积。如果这两个透镜表面有保护玻璃,则在保护玻璃的表面形成污物沉积,对发光二极管出射的光造成衰减,使用时间稍长就会造成光电二极管上接收到的信号太弱而不能正常工作,尤其是对高污染的柴油车,保养的频率会非常频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透射式烟度计的光学平台,该光学平台在不影响光路系统中发射和接收的情况下,改变了气流的方向,大大的避免了由于发动机直喷导致的直接污染透镜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仪器的使用便捷性和整体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透射式烟度计的光学平台,该平台包括风机、检测管道、气室管道、烟气进气管和光电检测单元,所述的风机、检测管道分别为两套,检测管道连接所述的风机,两个检测管道分别连接气室管道的两端,烟气进气管设置在气室管道的中部,所述的光电检测单元设置在检测管道上,光电检测单元包括光电接收电路板、光电板固定座、准直透镜和汇聚透镜,光电板固定座内依次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空腔、透光孔和透镜安装口,空腔设置在光电板固定座的左端,光电接收电路板设置在空腔的端部封闭所述的空腔,所述的透镜安装口设置在光电板固定座的右端,所述的准直透镜和汇聚透镜安装设置在透镜安装口内;所述的光电接收电路板的中心设置有光电接收管,光电接收管位于汇聚透镜的焦平面上;所述的检测管道侧壁开设有检测孔,检测孔与透镜安装口相连通;所述的气室管道采用弯折结构,气室管道与检测管道通过设置连接座相连接,气室管道与检测管道之间呈60~80°,气室管道的出口斜对检测管道的烟气进气口设置;气室管道的外侧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采用两片直流供电的加热带固定在气室管道的两侧;气室管道的中间部位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插设在开口槽内,固定板上设置烟气进气管,烟气进气管采用弯曲角度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检测孔与光电检测单元之间设置有透镜保护装置,透镜保护装置由插片固定座和保护插片构成,插片固定座设置有横向光线通孔和纵向插片孔,横向光线通孔一端与所述的检测孔相对接,另一端与光电板固定座上是透镜安装口相对接;所述的保护插片插设在纵向插片孔内截断横向光线通孔,保护插片上设置有玻璃安装口,玻璃安装口的左侧设置有保护玻璃,保护玻璃正对所述的横向光线通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光电板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插片固定座上,插片固定座与检测管道之间设有螺栓相连接。通过螺栓的连接方式便于拆装检修。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向光线通孔与透镜安装口对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设置可以防止气体进入空腔污染光电接收管等电子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7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