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万向鱼儿咬钩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5405.8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3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磊 |
主分类号: | A01K97/12 | 分类号: | A01K9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万向 鱼儿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钓具领域。
背景技术:
钓鱼的时候,鱼儿咬钩后,拖动鱼线,带动浮漂,钓鱼人通过看浮漂就能知道鱼情,鱼儿咬钩有轻有重,当鱼儿轻咬钩时,浮漂动作很轻,一些人视力稍差的人则看不清楚,我们在第一代设计了一种信号放大器,采用了杠杆通过转轴安装在底座上的形式,但鱼儿咬钩有各个方向,上述设计只有在转轴转动方向起效,而鱼儿咬钩拖动不在此方向时则起不到作用,反而由于底座重量大,鱼儿拖不动,影响整个钓鱼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万向鱼儿咬钩放大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视力稍差的人看不清楚浮漂轻微动作,我们在第一代设计了一种信号放大器,采用了杠杆通过转轴安装在底座上的形式,但鱼儿咬钩有各个方向,第一代在转轴转动方向起效,而鱼儿咬钩拖动不在此方向时则起不到作用,反而由于底座重量大,鱼儿拖不动,影响整个钓鱼的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万向鱼儿咬钩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万向鱼儿咬钩放大器,由鱼线(1)、杠杆(2)、底座(3)、鱼钩(4)、浮漂(6)、水面(7)、水底(8)、底座壳(9)、弹性橡胶(10)构成,杠杆(2)安装在底座(3)的中轴位置,杠杆(2)和底座壳(9)间使用弹性橡胶(10)填充,鱼线(1)、杠杆(2)、鱼钩(4)串联在一起,杠杆(2)接鱼线边为长臂,杠杆(2)接鱼钩边为短臂。
这样设计,具有放大鱼儿咬钩信号而且不论鱼儿从哪个方向来均有反应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放大器侧面示意图(图形进行了放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由鱼线1、杠杆2、底座3、鱼钩4、浮漂6、水面7、水底8、底座壳9、弹性橡胶10构成。
杠杆2安装在底座3的中轴位置,杠杆2和底座壳9间使用弹性橡胶10填充,鱼线1、杠杆2、鱼钩4串联在一起,杠杆2接鱼线边为长臂,杠杆2接鱼钩边为短臂。
当鱼饵挂在鱼钩上扔进水中后,底座3带着杠杆2和鱼钩4沉到水底8,杠杆2由轻质材料制作,杠杆2短臂有鱼钩的重量,故能保证杠杆2短臂端沉入水底,当鱼轻咬钩后,鱼钩4带动杠杆2短臂端运动,由于杠杆2和底座壳9间使用弹性橡胶10填充,而底座壳9比较重故基本不动,杠杆2压迫弹性橡胶10变形,故杠杆2在底座壳9内做翘板运动,通过此翘板的杠杆作用,信号在鱼线边被放大,故带动鱼线上的浮漂升降幅度变大,信号更能被看清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磊,未经刘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5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网络视觉反馈主从遥控喷雾机器人平台
- 下一篇:丝绸加工用脱茧辊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