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开合的医用咬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5139.9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6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鹏;舒先红;潘翠珍;程蕾蕾;潘文明;陈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曹翠娟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开合 医用 口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开合的医用咬口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将导管从口腔插入进行检查,例如胃肠疾病检查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
胃肠疾病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我国又是胃肠疾病的高发国家,因此,胃肠疾病重在及时诊断和治疗,其中胃肠镜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通过胃肠镜可检查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肿胃肠镜检查瘤、胃食管反流病、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肿瘤、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肿瘤等50多种疾病。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是将超声探头置入食管内,从心脏的后方向前近距离探查其深部结构。
为了避免病人把导管咬破,在做胃肠镜检查或经食管超声心电图时通常选用辅助胃镜医用咬口。现有技术中,关于胃镜医用咬口有多种结构形式。
中国专利申请CN200820172134.1,申请日2008年9月23日,专利名称为“一种胃镜咬口器”,公开了“一种胃镜咬口器”,包括塑料胶管,胶管内端设有压舌板,咬管外端设有压唇边沿;其要点是所说硬塑料胶管上设有海绵套,压唇边沿设有唾液接袋,所说唾液接袋由弹性套管与牙唇边沿紧密连接,唾液带上设有带帽塞的出液管口。
该技术方案结构设计新颖、合理,使用时,牙齿咬在硬塑料胶管上的海棉套上,从口腔流出的唾液经压唇边流入唾液接袋,解决了现有技术会使牙齿疲劳,伤牙及牙龈和唾液污染衣物的技术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200820224537.6,专利名称为“胃镜咬口器”,公开了“一种胃镜咬口器”,包括咬口器本体,所述咬口器本体露出口腔的一段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咬口器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设置可以使胃镜咬口器得到牢固的固定,使胃镜操作者不用担心胃镜咬口器脱出口腔,从而避免胃镜管损伤,保护了胃镜管外套,方便了胃镜操作者的顺利检查。
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因病人的特殊情况,或者医生的喜好,以及时间地点的场合限制等,在做检查前忘记置入医用咬口器,而现有的产品都是封闭式咬口装置,外层牙齿接触面比较坚硬,且术中操作时不易后放置应用,即无法在已经插入口腔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探头管体或胃镜管体上套上医用咬口器,不能及时补救。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灵活选择置放时机,可以补救性放置,最大程度的保护病人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胃镜导管的可开合医用咬口器。而关于这种医用咬口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活选择置放时机,可以补救性放置,最大程度的保护病人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胃镜导管的医用咬口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开合的医用咬口器,所述的医用咬口器设有咬口器本体、外口挡板、内口挡板、凹形面、凸形面;所述咬口器本体一端固定连接外口挡板,另一端固定连接内口挡板;所述咬口器本体、外口挡板、内口挡板上设有凹形面和凸形面;所述的咬口器本体外表面设有材质柔软的硅胶层;所述的咬口器本体为中空软管;所述的咬口器本体呈圆柱形;所述外口挡板上设有管体通过孔;所述管体通过孔与咬口器本体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的凹形面向下翻卷而成;所述的凸形面向上翻卷而成;所述的凹形面和凸形面是一次整体成型的;所述凹形面和凸形面开口状态下具有间隙,其间隙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探头管体或胃镜管体相配合;所述凹形面和凸形面闭合状态下相互嵌合,与管体通过孔以及咬口器本体组合成一个封闭的空腔。
所述的凹形面和凸形面位于咬口器本体的正面。
所述外口挡板、内口挡板、咬口器本体是一次整体成型的。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开合的医用咬口器,选用可开合的医用咬口器,可在手术前放置,也可在手术过程中放置,灵活选择放置时机,可以补救性放置,最大程度的保护病人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胃镜导管;
2、医用咬口器本体上设有材质柔软的硅胶层,保护牙齿以免损伤牙齿闭合面;
3、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手术的正常进行,减少了患者和医生的心里负担。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开合的医用咬口器正面开口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开合的医用咬口器正面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开合的医用咬口器反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咬口器本体闭合状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5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