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桨拉力方向实时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75080.3 | 申请日: | 2014-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生;江建华;鲍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11/00 | 分类号: | B64C11/00;B64C13/2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刘勇 |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桨 拉力 方向 实时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型螺旋桨飞行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桨拉力方向实时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代飞行器设计,飞行器的高机动性能一直是各国追求的目标,传统飞行器设计主要采用优化气动布局来实现提高这一性能。但随着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通过改变动力方向,提高飞机机动性能的设计方案,如美国F-22第五代战斗机的二维矢量喷口设计等。
但对于轻型螺旋桨飞机而言,类似于F-22战斗机的矢量发动机技术却不适合其运用,随着轻型特种飞行器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中,其机动性能也越发得到重视,如何设计一款适合轻型飞行器采用改变动力方向的结构,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明显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能,适当减弱对飞机舵面效率要求的一种螺旋桨拉力方向实时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联轴器、万向球头、调节柄和舵机;
电机安装于外部机翼,联轴器一端外接电机输出轴,联轴器另一端与万向球头的球头端配合连接,万向球头另一端外接螺旋桨;万向球头通过轴承与调节手柄连接,调节手柄末端与舵机连接;舵机安装于外部机翼。
所述联轴器最好设有限位槽,所述万向球头设有限位凸耳,限位凸耳位于限位槽中且与限位槽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万向球头将电机轴输出功传递至螺旋桨,并可以通过调节手柄改变螺旋桨拉力方向。调节手柄可通过舵机等驱动。该种设计可以改变高速旋转的螺旋桨拉力线与电机轴轴线的角度,使螺旋桨高速旋转产生的拉力(推力)方向发生改变,在飞机进行机动动作时,与飞机的控制舵面相互配合,极大的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能;旋转螺旋桨拉力线的实时可调,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飞机进行机动动作时产生的气流分离,增大了其失速迎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略去螺旋桨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本实施例包括电机(未画出)、舵机7、联轴器5、万向球头4和调节柄6。
电机安装于机翼8,联轴器5一端外接电机输出轴,联轴器5另一端与万向球头4的球头端配合连接,万向球头4另一端外接螺旋桨1;万向球头4通过轴承2与调节手柄6连接;调节手柄6末端与舵机7连接;舵机7安装于机翼8上。
所述联轴器5设有限位槽51,所述万向球头4设有限位凸耳41,限位凸耳41位于限位槽51中,限位凸耳41与限位槽51间隙配合。
舵机7产生旋转运动S,带动调节手柄6产生位移F,使旋转螺旋桨1的拉力轴线发生Q方向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5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拉式固定翼的可变距螺旋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船用控制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