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刺破式柔性扁平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4703.5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1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银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13/65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破 柔性 扁平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刺破式柔性扁平电缆。
背景技术
柔性扁平电缆用于将常规柔性扁平电缆(FFC)与电子设备中的接地线路进行集成化,本产品主要应用于各种打印机打印头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绘图仪、扫描仪、复印机、音响、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屏、传真机、各种影碟机等产品的信号传输及板板连接,在现代电器设备中几乎无不处不在。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更趋于精小化,更节省空间,所以选用本产品也是最为合理的,此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现有技术中的柔性扁平电缆制作工艺包括反折pin产品的工艺、及具有自动检测FFC刺破式LVDS的产品工艺。其中,反折pin产品的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双层导体贴合→整卷导通→裁切→拨反折pin→贴双导铝箔→对贴大铝箔→装连接器→压铁壳→导通测试→检验、等工序;该工艺的缺陷在于:作业工序繁杂、需要工时较多;效率低,且不良率较高;具有自动检测FFC刺破式LVDS的产品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单层导体贴合→自动检测边间距→整卷导通→裁切→对贴大铝箔→装连接器→压铁壳刺破→导通测试→检验。其相较于反折pin产品的工艺,优势在于:工艺大大节省了作业工时和材料的使用,提高作业效率;完全满足原有功能。柔性扁平电缆直接由铁壳进行刺破铝箔、导体,从而直接实现两者之间的接地功能,取代了反折pin的繁杂工艺,由于导电铝箔本身就接地,因此不需要在电子设备的电路中增加接地通路,直接使电子设备电路结构更简化。然而现有技术中 的柔性扁平电缆成本较高,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柔性扁平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刺破式柔性扁平电缆,包括连接器、导电铝箔及刺破铁壳,所述导电铝箔对贴于柔性扁平电缆的线体上,所述线体贴在所述连接器上,所述连接器具有若干导电金手指,所述刺破铁壳包括若干用以将所述导电铝箔与连接器的导体进行刺破以电性连接的刺破卡勾,从而实现接地功能,所述刺破卡勾包括竖直延伸形成的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端部上的至少两个倒刺部,所述至少两个倒刺部之间形成有一缺口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器端部分别设置有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器具有用以设置所述刺破卡勾的若干个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呈矩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电铝箔与所述开口槽之间设置有若干短路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开口槽设置有五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开口槽设置于所述短路针的正上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刺破式柔性扁平电缆包括连接器、导电铝箔及刺破铁壳,所述导电铝箔对贴于柔性扁平电缆的线体上,所述线体贴在所述连接器上,所述连接器具有若干导电金手指,所述刺破铁壳包括若干用以将所述导电铝箔与连接器的导体进行刺破以电性连接的刺破卡勾,从而实现接地功能,所述刺破卡勾包括竖直延伸形成的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 的端部上的至少两个倒刺部,所述至少两个倒刺部之间形成有一缺口部。本实用新型的柔性扁平电缆更简便、实用、成本更低,导通性能良好,更易被市场接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自动检测FFC刺破式LVDS的柔性扁平电缆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刺破卡勾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刺破卡勾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自动检测FFC刺破式LVDS接地的柔性扁平电缆,产品使用自动检测边间距之后,采用铁片上的倒刺进行刺破导体,具有接触紧密无需使用双层导体贴合或焊接操作,轻松实现对地功能;导通性能良好,对地阻抗≤5Ω;可根据实际功能需求选择不同刺破pin的连接器,即可达到接地的功能,比起常规柔性扁平电缆接地及反折pin接地电缆等,需更改设备电路,更简便、实用、成本更低,更易被市场接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4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式高压接地棒
- 下一篇:天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