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离合履带式旋耕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74357.0 | 申请日: | 2014-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5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宇田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33/02 | 分类号: | A01B33/02;A01B71/06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宿迁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离合 履带式 旋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离合履带式旋耕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不断深入发展,农业机械开始快速的发展,国家也开始大力进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我国的农业机械大凡带有旋耕性质的如播种机、施肥机、旋耕耙等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旋耕通常安装在悬挂臂上,悬挂臂的举升、旋耕装置的作业分别通过两套动力系统来实现,如旋耕装置作业完毕后,首先通过悬挂臂的举升使旋耕装置离地,然后在关掉旋耕装置的动力,控制方式比较繁琐,在结束作业后,若旋耕装置仍然在工作,不但浪费能源,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离合履带式旋耕机,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传统的旋耕设备举升臂与旋耕装置的动力控制系统为相互独立操作,不但控制操作繁琐、浪费能源,而且会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离合履带式旋耕机,包括罩壳总成(14)、驾驶舱室(15)以及履带式行走底盘(16),罩壳总成(14)前部通过悬挂臂本体(1)设置有旋耕装置(17),悬挂臂本体(1)通过与提升臂(2)之间设置的提升链(4)实现启停作业,旋耕装置(17)通过动力驱动轮(3)驱动作业,动力驱动轮(3)之间通过动力传动带(5)传输动力,其特征在于:动力驱动轮(3)之间与悬挂臂本体(1)之间设置有动力离合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动力离合机构包括液压油缸(6),液压油缸(6)末端通过固定支架(7)与机体固定,相对端的活塞杆(61)通过提升拐臂(8)与提升臂(2)转动连接,固定支架(7)上通过转轴(71)设置有自锁机构(9),自锁机构(9)下部自由端与提升拐臂(8)之间设置有调节拉杆(10),自锁机构(9)上部自由端通过拉簧(11)设置有张紧轮(1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自锁机构(9)包括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提升支架(91)、调节支架(92),调节支架(92)呈L形,其中一侧边末端通过调节拉杆(10)与提升拐臂(8)转动连接,另一侧边通过提升支架(91)上设置的限位杆(93)与提升支架(91)限位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张紧轮(12)位于动力驱动轮(3)之间,张紧轮(12)与动力驱动轮(3)之间设置的动力传动带(5)离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张紧轮(12)通过安装支架(13)与固定支架(7)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的旋耕设备的动力系统上加设动力离合机构,在旋耕机械完成旋耕作业时,只需通过提升提升臂,拉升悬挂臂,在拉升过程中,旋耕装置的动力驱动也同时被切断,本实用新型不但操作简便、节能,而且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离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罩壳总成14、驾驶舱室15以及履带式行走底盘16,罩壳总成14前部通过悬挂臂本体1设置有旋耕装置17,悬挂臂本体1通过与提升臂2之间设置的提升链4实现启停作业,旋耕装置17通过动力驱动轮3驱动作业,动力驱动轮3之间通过动力传动带5传输动力,动力驱动轮3之间与悬挂臂本体1之间设置有动力离合机构;所述动力离合机构包括液压油缸6,液压油缸6末端通过固定支架7与机体固定,相对端的活塞杆61通过提升拐臂8与提升臂2转动连接,固定支架7上通过转轴71设置有自锁机构9,自锁机构9下部自由端与提升拐臂8之间设置有调节拉杆10,自锁机构9上部自由端通过拉簧11设置有张紧轮12;所述自锁机构9包括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提升支架91、调节支架92,调节支架92呈L形,其中一侧边末端通过调节拉杆10与提升拐臂8转动连接,另一侧边通过提升支架91上设置的限位杆93与提升支架91限位固定;所述张紧轮12位于动力驱动轮3之间,张紧轮12与动力驱动轮3之间设置的动力传动带5离合连接;所述张紧轮12通过安装支架13与固定支架7转动连接。
结合图1、2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宇田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宇田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4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