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向低漏率单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4295.3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7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彬;殷德文;王淑红;徐轩;李晶晶;魏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向 低漏率 单向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向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向低漏率的单向阀。
背景技术
在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单向阀,一般由锥阀心或钢球在弹簧力作用下与阀体上的圆形孔口形成线密封来防止液体或气体反向流动,这种结构对锥阀心或钢球的圆度和阀体圆形孔口的圆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反向密封性要求较高时造成加工成本高,即便提高加工精度,这种结构的单向阀反向漏率一般也在1.0×10-2Pa·m3/s以上(0.1MPa压差下正压氦质谱检漏),当系统对单向阀的反向漏率要求低于1.0×10-2Pa·m3/s时,如在气体资源非常宝贵的空间站中,要求单向阀的反向漏率一般不大于1.0×10-4Pa·m3/s,现有的单向阀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单向阀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反向密封性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改用面密封,在阀心或阀体的密封面上硫化一层橡胶,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反向高密封性好,漏率低,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向低漏率单向阀,包括管接头1、弹簧座2、阀体3、弹簧4、阀心5,所述阀体3进口内径小于出口内径,内部为台阶面结构,所述台阶面为密封面301,所述阀心5从所述阀体3的出口端装入所述阀体3的中心孔内,所述阀心5的端面501与所述密封面301接触,所述阀心5的端面501上硫化一层0.2mm~1mm橡胶,弹簧4一端与所述阀心5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座2连接,所述弹簧座2位于所述阀体3的出口内侧,所述阀体3的出口做收口处理防止所述弹簧座2弹出,所述阀体3带有外螺纹,所述管接头1带有内螺纹,所述阀体3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管接头1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阀心5的端面501为平面,所述密封面301为与所述端面501对应的环形平面。
优选的,所述阀心5的端面501为锥形面,所述密封面301为与所述端面501对应的锥面。
优选的,所述阀心5的端面501为球形面,所述密封面301为与所述端面501对应的球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在0.1MPa压差下采用正压氦质谱检漏,反向漏率可低于1.0×10-5Pa·m3/s,除可代替传统结构的单向阀用于一般的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外,还可应用于反向有较高的密封性要求的场合。而且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加工成本低,易于推广,有较高的使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向低漏率单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2:管接头1主视图;
图3:图2的左视图;
图4;弹簧座2的主视图;
图5:阀体3的主视图;
图6:阀心5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反向低漏率单向阀,包括管接头1、弹簧座2、阀体3、弹簧4、阀心5,所述阀体3进口内径小于出口内径,内部为台阶面结构,所述台阶面为密封面301,所述阀心5从所述阀体3的出口端装入所述阀体3的中心孔内,所述阀心5的端面501与所述密封面301接触,所述阀心5的端面501上硫化一层0.2mm~1mm橡胶,弹簧4一端与所述阀心5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座2连接,所述弹簧座2位于所述阀体3的出口内测,所述阀体3的出口做收口处理防止所述弹簧座2弹出,所述阀体3带有外螺纹,所述管接头1带有内螺纹,所述阀体3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所述管接头1的内腔中。
应用中,管接头1进出口分别与应用系统的管路连接,工作中,气体或液体从管接头进口端流入时,推动阀心5压缩弹簧4,阀心5向管接头1出口端移动,阀心5与阀体3的密封面打开,气体或流体可以通过,并流向管接头1的出口;当管路中气体或液体欲反向流动时,阀心5向管接头1的进口端移动到与阀体3上的密封面301止靠,关闭反向通道,且在弹簧力及气体或液体作用下压缩阀心5密封面501上的橡胶,这样在阀心5与阀体3的密封面间形成良好的密封带,实现单向阀的反向密封功能。该单向阀工作可靠,反向漏率低,在对产品采用0.1MPa氦质谱检漏法测试时,测得反向漏率为3.8×10-6Pa·m3/s,远远低于现有单向阀的漏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42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腔道格栅软水机流体控制阀
- 下一篇: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