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涂型桥面混凝土防水层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4250.6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东;林文泉;赵志军;杨光;刘演新;梁旭利;李辉;史方刚;宋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涂型 桥面 混凝土 防水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防水,具体地指一种薄涂型桥面混凝土防水层。
背景技术
桥梁桥面暴露部位混凝土的防水层是桥梁的重要部分,是桥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保障。
防水层需要满足一些必要的技术要求,如较高的基层附着力,优异力学性能(强度和弹性),不透水性,耐热性,低温柔性,耐环境温变开裂性,耐热老化性,耐酸碱盐腐蚀性,耐紫外线加速老化性,防水膜表面稳定,无起泡、开裂、粉化、脱落,并能适应基层变形而不开裂。材料造价适当下降,进而减少建设成本。
现有高速铁路或城际铁路等无砟轨道的桥面防水主要采用聚脲、聚氨酯等防水涂料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聚脲聚氨酯等防水涂料由于受到基面处理、环境温度、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防水膜的耐老化性较差,与混凝土基层附着力不高,通车运行一年多就出现防水膜表面开裂、粉化,力学强度明显下降,从基层剥离脱落,并严重时会影响行车安全。而防水卷材不能单独使用,需要增加混凝土保护层,一方提高防水层造价,另一方面保护层混凝土表面没有保护涂层,随着老化的进行也逐渐出现开裂粉化而失去作用,从而导致防水膜暴露在环境,慢慢失去作用。
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防水层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研制的新型防水层需要能很好地附着在混凝土基面上,不容易剥离脱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如强度和弹性,耐水性好,耐热性好,低温柔性好,耐热老化、酸碱盐老化、紫外线加速老化后性能稳定,表面稳定,综合造价低于现行防水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薄涂型桥面混凝土防水层,能很好地附着在混凝土基面上,不容易剥离脱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薄涂型桥面混凝土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在混凝土上设置的基层处理层、树脂防水层、防护面漆层。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厚度为0.6~0.7mm。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处理层厚度为0.05~0.1mm。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防水层厚度为0.5~0.6mm。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面漆层厚度为0.05~0.1mm。
优选的,所述基层处理层为甲基丙烯酸共聚树脂层。
优选的,所述树脂防水层为以弹性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为基料的涂料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面漆层为以改性甲基丙烯酸树脂为基料的涂料层。
本实用新型中,基层处理层、树脂防水层、防护面漆层三层结构紧密粘附在一起形成防水层。基层处理剂主要起到封闭混凝土孔隙、增强混凝土表面强度及提高树脂防水层与混凝土基层的附着力的作用。树脂防水层为防水层主要部分,给整个防水层提供力学性能如强度、弹性、耐水性和不透水性,提供耐环境温变开裂性能,提供耐腐蚀、耐老化性及裂缝追随等性能的支撑。防护面漆层是防水层的重要部分,给整个防水层提供耐腐蚀、耐紫外老性能保障,保护整个防水层经得起腐蚀、老化后表面保持稳定,无起泡、开裂、粉化、脱落现象,外观颜色稳定。
本实用新型与目前现行的防水层(包括聚脲、聚氨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相比,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每一层均具有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又相互保护,始终保持防水层完整状态,而后者是单一材料,容易发生破坏而失效。本实用新型与聚脲防水层相比,具有更加优异的基层附着力,不易从基层剥离脱落,降低了对行车安全的风险,还具有优异裂缝追随性能、耐紫外线加速老化性能,表面保持稳定,无起泡、开裂、粉化、脱落等发生,外观颜色稳定,同时涂膜相对较薄,材料用量少,综合造价降低,节约了建设成本。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相比,无需混凝土保护层,可直接暴露在环境中,耐紫外线老化性非常好,使用年限更长久,节约的建设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层处理层 2.树脂防水层 3.防护面漆层 4.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从下至上依次在混凝土4上设置有基层处理层1、树脂防水层2、防护面漆层3,三层材料复合为一体形成防水层。其中基层处理层1厚度为0.05mm、树脂防水层2厚度为0.5mm、防护面漆层3厚度为0.1mm。
基层处理层1为甲基丙烯酸共聚树脂层,基层处理层1中的甲基丙烯酸共聚树脂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双丙烯酸交联单体等在乙酸丁酯中进行溶液自由基聚合直接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4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跨径拱桥无支架施工用缆索吊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铺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