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锯齿形玻璃安瓿瓶开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3916.6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1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苗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恒润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锯齿形 玻璃 安瓿 开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玻璃安瓿瓶开瓶器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锯齿形玻璃安瓿瓶开瓶器。
背景技术
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小容量注射液(1-20毫升)年消耗量保守估计在100亿支以上,其包装绝大部分为低硼硅玻璃安瓿瓶。无论农村诊所、县市医院、还是大城市三甲医院,在配液室采取的玻璃安瓿瓶开启方法有:1、用小镊子直接敲击安瓿瓶瓶颈部位;2、首先用小砂轮在玻璃安瓿瓶瓶颈处刻划,然后在划痕处用手掰断。目前,几乎所有的医院和诊所都在采用小砂轮开启玻璃安瓿瓶。
上述第一种开启方法存在的问题:
1、用镊子敲击玻璃安瓿瓶,敲击部位、敲击力度难以把握,会出现将整支安瓿瓶损坏并浪费药物的情况。
2、玻璃安瓿瓶经敲击后,会形成不规则玻璃裂口,易对配液人员的手掌造成伤害。
3、玻璃碎片、屑可能会进入药液内,造成药物污染。
上述第二种开启方法存在的问题:
1、砂轮是用石英砂等磨料添加粘结剂,经压胚、干燥、焙烧制成的。用砂轮在玻璃安瓿瓶瓶颈处刻划,瓶颈处会出现划痕,操作人员沿划痕用手即可掰断,尽管断口工整,不会对操作人员的手掌造成伤害,但是砂轮与玻璃安瓿瓶的摩擦,会在划痕处留下了非常多的、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石英砂小颗粒。在掰断安瓿瓶的瞬间,这些小颗粒极有可能进入注射液内。小颗粒不仅会污染药物,而且极有可能随液体进入患者体内,二者都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2、玻璃安瓿瓶划痕处可能会留有玻璃微粒,在折断安瓿瓶时进入药液,造成药物污染。
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做出了如下的一些改进:
1、用西林瓶+丁基胶塞+铝塑复合盖组合替代玻璃安瓿瓶。目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均在使用西林瓶+丁基胶塞+铝塑复合盖组合。
缺陷:替代成本太高,替代产品价格多倍于当下产品的价格,不适合当下中国医疗卫生消费水平。
2、用中硼硅或者高硼硅色环易折安瓿瓶替代低硼硅玻璃安瓿瓶。
缺陷:替代成本太高,替代产品价格多倍于当下产品的价格,不适合当下中国医疗卫生消费水平。
3、国内某些医院为了避免砂轮开瓶过程中石英砂微粒和玻璃微粒等外来异物进入安瓿瓶并污染药物,对开瓶的操作规程做了强制性要求:首先砂轮清洁消毒,其次用砂轮在安瓿瓶瓶颈处划痕,其三再对划痕处清洁消毒,最后掰开。
缺陷:(1)砂轮不易清洁消毒;(2)划痕处的微粒绝大部分为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石英砂微粒,清洁消毒过程无法做到杜绝石英砂微粒对安瓿瓶内药物及配液室环境的污染;(3)操作过程繁琐,实践中可操作性很差。护士通常直接用砂轮划痕,然后用手将安瓿瓶掰断。这样就省去了前后两次清洁消毒过程,其后果是,大量的石英砂微粒在直接污染配液室洁净环境的同时,随时可能对安瓿瓶内药物造成污染。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开发一种锯齿形玻璃安瓿瓶开瓶器,解决现有玻璃安瓿瓶的开瓶操作不便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锯齿形玻璃安瓿瓶开瓶器,解决现有玻璃安瓿瓶的开瓶操作不便和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锯齿形玻璃安瓿瓶开瓶器,包括一开瓶器主体,所述开瓶器主体具有用于对玻璃安瓿瓶瓶颈处进行刻划的锯齿部和用于供使用者手持的手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瓶器主体为矩形板块,所述锯齿部沿所述开瓶器主体的边沿呈直线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瓶器主体为圆形板块,所述锯齿部沿所述开瓶器主体的边沿呈弧线状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开瓶器主体的所述手持部位置上开设有若干小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瓶器主体由特种陶瓷或不锈钢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开瓶器主体的所述手持部位置上注塑成型有一塑料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料手柄上开设有系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锯齿形玻璃安瓿瓶开瓶器还包括一手柄,所述手柄具有一用于与所述手持部进行卡合固定的卡合槽,所述开瓶器主体的所述手持部卡合固定在所述手柄的卡合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为U形环,所述卡合槽设置在所述手柄的两连接端部顶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恒润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恒润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39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气缸升降的工业胶灌装机
- 下一篇:一种多盖同步供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