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2818.0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5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白;康明;王自昱;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F02G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王春娇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温差 发电 装置 | ||
本申请是《一种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实用新型专利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2014 年9 月 26 日、原申请号:2014205586077、原发明创造名称:《一种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差发电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汽车工作时,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据有关资料统计,若将汽车燃油消耗总能设为100%,则只有约30%用于实际驱动汽车;剩余约70%的能量被以各种形式浪费,若对这部分废热加以回收发电,则会大幅提高内燃机的燃料利用效率,有效降低汽车的燃油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温差发电是直接将余热废热等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有效方式,具有无运动部件、无噪声、无污染、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量投入。车用发动机余热温差发电技术近几年来发展很快,热电发电系统既可以有效的回收发动机废热,减少能源浪费以及排放的有害物质,又可以通过外部电路将所转换的电能储存到车用蓄电池或其他储能设备中,以供汽车电子设备使用,有效的提高了汽车的燃油利用率。
目前,商用车用发动机尾气温差发电系统中温差发电装置通常设置在涡轮增压器后的排气管路上;但是,通常该温差发电装置的发电功率与转化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汽车发动机尾气余热温差发电装置的发电功率与转化效率较低等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包括集热器、温差发电片和冷却组件,所述集热器包括中空的箱体和两端的进气口、出气口,集热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汽车发动机排气管相连通,所述的冷却组件为多个通心棱柱体,所述的多个通心棱柱体排布在箱体内部,且多个通心棱柱体贯通箱体的两面壳体,多个通心棱柱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汇集管路与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冷端和热端相连通,所述的温差发电片设置在通心棱柱体外壳面上,且温差发电片的冷端与通心棱柱体的外壳面相贴合。
所述集热器的箱体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分别设置有导流管。
所述的多个通心棱柱体等间距按矩形阵列排布在箱体内部。
所述多个通心棱柱体垂直贯通箱体的两面壳体。
所述通心棱柱体的外壳面上固定有绝热框架,所述的温差发电片固定在绝热框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提高了发电功率和发电效率。本实用新型中多个通心棱柱体排布在箱体内部,温差发电片设置在通心棱柱体外壳面上,且温差发电片的冷端与通心棱柱体的外壳面相贴合;使得温差发电片的热端可直接与发动机尾气气流接触,从而明显提高了温差发电片的热端温度,进而有效提高了本温差发电装置的发电功率和发电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多个通心棱柱体贯通集热器的两面壳体,多个通心棱柱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汇集管路与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冷端和热端相连通,温差发电片设置在通心棱柱体外壳面上,且温差发电片的冷端与通心棱柱体的外壳面相贴合;使得冷却液以通心棱柱体为管道循环流动,从而可对温差发电片的冷端进行有效降温;且因为通心棱柱体设置在集热器内部,可以明显减小本温差发电装置的总体积,方便本温差发电装置在汽车底盘的布置。
3、本实用新型中多个通心棱柱体等间距按矩形阵列排布在集热器内部,使得多个通心棱柱体可以起到类似导流片的作用,可以有效分割引导发动机尾气气流运动,有利于发动机尾气气流更加均匀的扩散到集热器内部各处,从而提高了温差发电片与发动机尾气热交换过程的温度场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通心棱柱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集热器1,温差发电片2,通心棱柱体3,导流管4,绝热框架5,进气口6,出气口7,箱体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2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器及包括其的三相无刷直流电机
- 下一篇:一种功能安全产品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