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粘贴的反光布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2758.2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1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陆亚建;冉科;王玉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8 | 分类号: | G02B5/128;B32B27/06;B32B1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朱晓凯 |
地址: | 21314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贴 反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布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直接粘贴至板材、织物等表面的新型反光布。
背景技术
反光布是一种人身安全类产品,目前市场上反光布多用于户外服装、箱包、衣帽等领域,民用反光材料产品市场广阔。市售的各种嵌有反光布的服装、衣帽、箱包等大多数为缝织的办法固定于目标织物上。比如一件反光衣,将反光布裁切成标准条或固定样式图案,再将标准条或图案对准在衣服需要缝织的位置,最后将两者缝织固定。
但随着市场对反光布的需求越来越大,反光布与产品的结合更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急需施工高效的反光布。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粘贴的反光布,其不仅反光效果好,而且施工效率快,便于贴覆于服装等织物面和金属板材等基材表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粘贴的反光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复合的玻璃微珠层,反射层,树脂层,基布层,背胶层和可剥离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基布层为化纤布或涤棉混纺布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均匀涂覆于基布层上树脂层为聚氨酯或聚酯树脂,其具有较高的柔韧性和强度,厚度为60微米至100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表层玻璃微珠层的玻璃微珠为折射率在1.93±0.05,粒径在60-120微米,玻璃微珠主要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钡材料构成,粒径均匀,微珠圆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反光层与树脂层连接牢度好,且玻璃微珠嵌入树脂的部位镀上或涂上金属层,形成反射凹镜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背胶层涂布于基布层上,其厚度在80-150微米,具体材料为双组份丙烯酸类高分子压敏胶,该压敏胶涂覆于基布上烘干交联,与基布附着性大,对板材、织物等表面有强力的粘贴牢度,且耐水,耐紫外老化。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粘贴的反光布可将裁切的固定图案对准服装、板材的目标位置,直接粘贴固定,比目前的缝织工艺生产效率提高一倍,且耐水洗和耐老化,不仅可用于服装等织物面,在金属板材等基材上也有较好的黏结效果,具有粘贴对象广,施工效率快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光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粘贴的反光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复合的玻璃微珠层1,反射层2,树脂层3,基布层4,背胶层5,可剥离膜层6。
本实施例涉及的具体工艺流程为:首先将玻璃微珠1均匀排列,并预固定于基材上,玻璃微珠粒径为75微米、折射率1.93,主要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钡材料构成,对玻璃微珠裸露部位镀铝形成反射层2;其次在涤棉混纺布料的基布层4上涂布65微米厚度的聚氨酯树脂层3,再将玻璃微珠通过热转移至该树脂层3;然后在涤棉混纺布料上涂布压敏胶形成背胶层5,背胶厚度100微米,在50℃至130℃逐级烘干交联,烘干8分钟,并与可剥离膜层6复合成品。施工时只需裁切成所需图案,对准施工面位置,粘贴粘牢即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背胶为双组份丙烯酸高分子树脂压敏胶,背胶对基布和普通织物面或其他板材等有强力的粘贴牢度,且耐水,耐紫外老化。
本实用新型可直接粘贴于板材、织物等表面,简化了现有市场上反光布需要通过缝纫、针织等方法固定于布质材料的传统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2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