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中器硬件功能自动化测试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70917.5 | 申请日: | 2014-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7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姜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 地址: | 226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器 硬件 功能 自动化 测试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自动化领域,具体是一种集中器硬件功能自动化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国家电网规划,2014年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率达到100%,对直供直管区域内所有用户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并且国家电网计划“十二五”投资近3000亿元建设智能电网,其中用电环节投资比例最大。作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关键组成,信息采集终端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大,对电力企业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功能较于电表更为全面复杂,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能对产品性能进行全面完善的进行测试,确保现场运行时的可靠稳定。同时又能保证生产时的效率。这两个问题是目前电力企业生产中面临的难题。
目前电力企业终端生产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生产测试过程中过多的依赖于生产人员的人为判断,有可能造成误判和漏判,生产过程无法回溯。生产效率过多依靠人员熟练度,效率低,产能很难有较大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集中器硬件功能自动化测试工装,基于该工装辅以现已成熟的测试电路,以实现对集中器的自动化检测。
一种集中器硬件功能自动化测试工装,它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正面的表位检测装置;三相电源和主电路板设置在底板的背面或外置;表位检测装置的数量为1至多个,每个表位检测装置包括:
底座,位于底板的下部,包括底座底板和底座围板;在底座底板上设置有强电探针和弱电探针,强电探针与三相电源电连接,弱电探针与主电路板电连接;底座与底座配合构成上端开口的半封闭结构,被测终端放置在该半封闭结构中,被测终端的强电接口和弱电接口分别与强电探针和弱电探针接触;
控制板,位于底板的一侧,并与三相电源电连接;用于电压类型的选择、电压的启闭及状态指示;
红外探测板,位于底座的上方并固定在底板上,且与主电路板电连接;红外探测板具有活动关节可以开闭,闭时与被测终端的红外接口对准用于红外电路引出;
气压杠杆,位于底板的上部;气压杠杆具有活动关节可以开闭,闭时将被测终端固紧在底板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表位检测装置还包括槽孔,开在底板上并位于被测终端放置位置的一侧;用于被测终端的上行、下行模块的接口数据线穿出。
更优的,每个表位检测装置还包括一个接口压接板,接口压接板具有分别同被测终端上行模块、被测终端下行模块、三相电源对应的三个排针以及与主电路板相连接的一根排线插座,接口压接板作为接口数据线从所述槽孔中穿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它还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为平行的两根并分别固定在底板的底部端处,底板和支撑杆的夹角为锐角。
更优的,它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固定在底板和支撑杆的侧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板上设置:
按钮开关,用于选择电压类型;
电源指示灯,用于指示是否上电;
旋钮开关,用于电压启动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用该工装辅以现已成熟的控制电路进行测试,整个测试过程中,生产人员只要完成被测终端的装卸以及计算机的简单操作,过程可靠,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口压接板原理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的系统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测试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结合图1~图4,一种集中器硬件功能自动化测试工装,包括底板6和设置在底板6正面的表位检测装置;三相电源和主电路板设置在底板6的背面或外置;表位检测装置的数量为1至多个,每个表位检测装置包括:
底座1,位于底板6的下部,包括底座底板和底座围板;在底座底板上设置有强电探针101和弱电探针102,强电探针101与三相电源电连接,弱电探针102与主电路板电连接;底座6与底座1配合构成上端开口的半封闭结构,被测终端放置在该半封闭结构中,被测终端的强电接口和弱电接口分别与强电探针101和弱电探针102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0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器短路测试装置
- 下一篇:继电保护装置跳闸出口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