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落摔结构的手持终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0599.2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6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邱政彰;张庭蓁;江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技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田景宜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落摔 结构 手持 终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手持终端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落摔结构的手持终端机。
背景技术
在如今的社会中,一般销售业者为了更有效的掌握商品资讯,会将商品条码化。所谓条码(barcode),即是由粗细不同的长方型黑线条,及空白线平行组合而成。条码化的目的就是将已编好的商品代号,改以平行线条的符号代替。
当商品管理者想知道某商品的条码所包含的信息时,可藉由手持终端机实现此目的。手持终端机为一种读取条码所包含的信息的阅读设备,并已在如今的零售业被广泛使用。手持终端机的设计概念乃是利用光学原理及光电转换技术,以取得最终代表一商品的代码。手持终端机由三个主要部份组成:发光体;感应器;及解码器。发光体将光线投射于条码符号上面,并由感应器接收由条码反射回来的反射光。在此所谓的感应器为一光电转换接收器,其将反射光转换成为电信号。最后,解码器将电信号做处理并翻译为对应一商品的代码。
手持终端机按使用方法可分为手持式及固定式,并已在如今的零售业被广泛的使用。然而,手持终端机的频繁使用也意味其受损害的机率较高。以手持式来说,损害的模式可为使用者不小心摔落手持终端机,或使用者移动手持终端机时碰撞它物。以上情况除了造成外部结构的损伤,撞击所产生的震动亦不利手持终端机的内部组件。
一般来说,现有的手持终端机包含触控面板及显示器。为了纾缓撞击情况所产生的震动力,设计者通常会夹设吸震垫片于触控面板及显示器之间。
发明内容
为了更进一步增强手持终端机的耐震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落摔结构的手持终端机。手持终端机包括一上壳体具有一开口、一下壳体、一触控面板、一显示器及一缓冲垫片。上壳体对应盖合下壳体以形成一容置空间,而触控面板设于容置空间中对应开口。显示器亦设于容置空间中,并对应触控面板。缓冲垫片则夹设于触控面板与显示器之间,其中,缓冲垫片具有至少两个不同吸震能力的缓冲层。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上述的手持终端机的复数缓冲层的数量可为二,其一为泡棉层,其二为橡胶层。
在另一些实施态样中,上述的手持终端机的缓冲层具有相同厚度。
在又一些实施态样中,上述的手持终端机的缓冲垫片的形状为矩形中空框体。其中,缓冲垫片的外侧边缘与显示器的边缘对齐。
其中,上述缓冲垫片的一侧紧密接合触控面板,而另一侧紧密接合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亦提供另一手持终端机,其包括:一上壳体具有一开口、一下壳体、一触控面板、一显示器及一缓冲垫片。上壳体对应盖合下壳体以形成一容置空间,而触控面板设于容置空间中对应开口。显示器亦设于容置空间中,并对应触控面板。缓冲垫片则夹设于触控面板与显示器之间,其中,缓冲垫片具有至少两个相同吸震能力的缓冲层。
根据上述不同吸震能力的结构,手持终端机可获得更高的抗摔性,尤其是对于读取器的内部元件。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终端机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终端机的立体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终端机的局部立体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手持终端机的分解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手持终端机 2上壳体
2a 开口 3下壳体
4 容置空间
5 触控面板
6 显示器
7 缓冲垫片
71、72 缓冲层
73 第一缓冲层
74 第二缓冲层
731、741 第一区域
732、742 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为绘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手持终端机1。图1为分解图,图2为立体剖面图,图3为局部立体剖面。本实施例中,手持终端机1包括一上壳体2、一下壳体3、一触控面板5、一显示器6及一缓冲垫片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技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技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05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源射频识别读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