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编织缠丝加强层的一体式柔性渐变血管微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70277.8 | 申请日: | 2014-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2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薇;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小薇;姚飞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L29/06;A61L29/0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徐永雷 |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编织 加强 体式 柔性 渐变 血管 导管 | ||
1. 带有编织缠丝加强层的一体式柔性渐变血管微导管,包括管轴(1),所述管轴(1)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设为近端,管轴(1)近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其他医用设备的接头(2),管轴(1)用于进入患者血管的一段设为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轴(1)为采用同一种柔性可变形材料制成的整体,管轴(1)上设有编织缠丝加强层(3),所述编织缠丝加强层(3)的编织密度由管轴(1)近端向管轴(1)远端按由密到疏的顺序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编织缠丝加强层的一体式柔性渐变血管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缠丝加强层(3)是采用同一种的编织线编织缠绕而成,所述编织缠丝加强层(3)的编织缠绕密度由管轴(1)近端向管轴(1)远端的变化范围为200~100PPI,编织缠绕密度PPI是指管轴(1)上沿其长度方向每英寸的缠绕线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编织缠丝加强层的一体式柔性渐变血管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缠丝加强层(3)的编织厚度为0.0005到0.005英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编织缠丝加强层的一体式柔性渐变血管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缠丝加强层(3)的编织厚度为0.001英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编织缠丝加强层的一体式柔性渐变血管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缠丝加强层(3)的编织线选用最小拉伸强度为300Ksi的 304不锈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编织缠丝加强层的一体式柔性渐变血管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可变形材料为尼龙嵌段共聚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编织缠丝加强层的一体式柔性渐变血管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可变形材料为尼龙与聚乙烯氧化物的嵌段共聚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编织缠丝加强层的一体式柔性渐变血管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采用鲁尔接头(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编织缠丝加强层的一体式柔性渐变血管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轴(1)的远端端头设有显影标记环(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编织缠丝加强层的一体式柔性渐变血管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轴(1)远端配装有顶帽(5),所述顶帽(5)的顶部边缘设为圆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小薇;姚飞;,未经孙小薇;姚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02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室引流导向棒
- 下一篇:一种新型加温加压输血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