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升式钻井船桩腿锁紧装置用动态负荷转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8074.5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5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远;吴平平;陆军;张静波;马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4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船 桩腿锁紧 装置 动态 负荷 转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升式钻井船桩腿锁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自升式钻井船桩腿锁紧装置上的负荷转移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自升式钻井船桩腿锁紧装置,是利用安装在平台承重结构上的螺母螺杆副,支承锁紧齿形块或其他形状的承重块,利用螺母螺杆副的自锁功能,保持将平台长时间锁定在桩腿上的某一高度。当需要锁紧装置承受平台全部重量时,只能通过升降系统卸荷的方式被动转移负荷到锁紧装置上,这样会造成平台很大的震动和冲击;当长期保持锁定后,需要解开锁定时,由于结构或机件微小的弹性变形引起的应力,而螺母螺杆副的转矩不足无法转动,锁紧装置难以顺利解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保证平稳地将自升式钻井船平台负荷转移至锁紧装置上而不出现平台振动和冲击且对自升式钻井船桩腿齿条及锁紧装置起到保护作用的自升式钻井船桩腿锁紧装置用动态负荷转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升式钻井船桩腿锁紧装置用动态负荷转移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平台承重梁上水平框架下方的液压马达、与液压马达动力输出轴连接的螺杆和套接在上述螺杆上的螺母,所述螺杆竖直方向设置,其下端与锁紧齿形块上表面留有间距,螺母沿所述螺杆上下活动且螺母可向下活动直至其下表面与锁紧齿形块上表面接触并顶住锁紧齿形块。
进一步的,为防止螺母在上下活动时转动,在平台承重梁下水平框架下方还安装固定有防转销,该防转销上端安装固定在平台承重梁下水平框架下方,其下端为自由端;螺母沿其轴向贯穿其螺母体上还设置有销孔,防转销其下端穿入至所述销孔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马达驱动螺杆带动螺母沿螺杆上下运动,当需要将平台负荷转移至由锁紧装置承受时,螺母在液压马达及螺杆驱动下向下活动并顶住锁紧齿形块,从而将平台负荷转移到锁紧装置上,避免由升降装置卸载平台负荷后直接将平台负荷转移到锁紧装置上发生平台震动和冲击并对锁紧装置产生破坏的问题;同时螺母在液压马达及螺杆驱动下向上活动即可脱离锁紧齿形块,实现解锁。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平稳地将自升式钻井船平台负荷转移至锁紧装置上而不出现平台振动和冲击且对自升式钻井船桩腿齿条及锁紧装置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升式钻井船桩腿锁紧装置用动态负荷转移装置
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升式钻井船桩腿锁紧装置用动态负荷转移装置,包括安装固定在平台承重梁上水平框架100下方的液压马达1、与液压马达1动力输出轴连接的螺杆2和套接在上述螺杆2上的螺母3,所述螺杆2竖直方向设置,其下端与锁紧齿形块102上表面留有间距,螺母3沿所述螺杆2上下活动且螺母3可向下活动直至其下表面与锁紧齿形块102上表面接触并顶住锁紧齿形块102。
为了防止螺母3在上下活动时转动,在平台承重梁下水平框架101下方还安装固定有防转销4,该防转销4上端安装固定在平台承重梁下水平框架101下方,其下端为自由端;螺母3沿其轴向贯穿其螺母体上还设置有销孔30,防转销4其下端穿入至所述销孔30中。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液压马达1与液压站连接,当需要将平台负荷转移至由锁紧装置承受时,液压马达1旋转并通过螺杆2带动螺母3向下活动直至螺母3下表面与锁紧齿形块102上表面接触并顶住锁紧齿形块102,从而实现将平台负荷转移到锁紧装置上,避免由升降装置卸载平台负荷后直接将平台负荷转移到锁紧装置上发生平台震动和冲击并对锁紧装置产生破坏;当重新需要升降装置来调整平台高度即需要将平台负荷转移至升降装置承受时,液压马达1旋转并通过螺杆2带动螺母3向上活动直至螺母3脱离锁紧齿形块102即可实现解锁。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8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液压升降装置的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力发电厂取水明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