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鱼工具竹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767026.4 申请日: 2014-12-09
公开(公告)号: CN204443751U 公开(公告)日: 2015-07-08
发明(设计)人: 王火生 申请(专利权)人: 王火生
主分类号: A01K69/08 分类号: A01K69/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46500 安徽省安庆***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捕鱼 工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水产领域,尤其是一种捕鱼工具竹卡。

背景技术

淡水鱼捕捞方法多种多样,但有选择性地捕捞的捕鱼方法不多。传统的网、笲、电捕不论鱼种、不论大小,一次捕尽,对水产养殖的可循环发展及水体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选择性捕捞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捕捞方法,有目的地针对一定大小、一定品种的鲫、鲤、草、鳊等淡水鱼类进行捕捞,不破坏水体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捕鱼工具竹卡,包括竹卡本体、脑线和纲,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卡本体是用老毛竹的枝丫削成的两头尖、头部从竹节处向后翘、中间卡弓部较薄、自卡弓部向内弯折两头各折90度后两头尖端平齐、长度2-5cm;所述脑线为直径0.2-0.3mm的两股尼龙线,长度20-25cm,一端紧系在竹卡本体中间卡弓部,另一端固定在纲上;所述纲是直径为0.8-1.2mm的三股回尼龙绳,长度1000-1500m,所述的系有竹卡本体的脑线固定在纲上,脑线之间相距1.0-1.5m。

本发明的竹卡本体所用的老毛竹枝丫为2年生以上的毛竹的第一、二级分枝,竹卡本体头部向后翘的角度为老毛竹枝丫的第一级分枝和第二级分枝的自然角度。2年生以上的老毛竹枝丫无空心、韧性足、不易折断,制作的竹卡弹性强,经久耐用。

一种使用捕鱼工具竹卡的捕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饵料准备:根据不同目标鱼准备不同饵料;

(2)芦筒准备: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每年谷雨节后一周内,从沿湖湿地采割80-100cm高芦苇,其茎竿已纤维化尚未木质化,去叶留竿,上蒸笼蒸煮45-60分钟;晒干或烘干得芦筒,贮存备用,防霉防蛀;使用时,选取与竹卡大小相适应的芦筒,用水浸泡10-15分钟后,剪切成宽1.0-2.0mm的芦筒备用;通过蒸煮后晒干或烘干的嫩芦筒,水发后韧性好,不易破裂;

(3)理卡:逐一将竹卡本体用芦筒箍好使不露卡尖,在芦筒内塞入饵料,将纲和竹卡本体按顺序盘入口径30-35cm的用竹蔑编制的球面形状的竹箕内,竹卡本体按顺序整齐摆放;通常将塞好饵料的竹卡本体按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一字形横排在竹箕内,纲同时按理入顺序盘放在竹箕中;这样理好后,在放卡时可实现快速牵引入水中,有条不紊,不缠不乱;使用竹箕收放竹卡,一是通风透气,饵料不易变质,二是盛放刚从水中收回的竹卡时便于沥水;

(4)放卡:将盘进竹箕内的竹卡按理卡的相反顺序放入目标水域;放卡可用小木船或机动小鱼船快速牵引入水中;

(5)收卡:4-10小时后收起竹卡,盘入竹箕中;鱼获入仓;

(6)护卡:竹卡连续使用10-15天后,将竹卡清洗干净,上蒸笼蒸1-2小时,晒干再用;每使用10-15天护卡一次,既可彻底清理掉附着在竹卡本体、纲、脑线上的污物,又能通过蒸煮恢复竹卡本体的弹性。

使用捕鱼工具竹卡进行捕鱼时,可根据不同目标鱼选择不同的饵料:

当选择的目标鱼为鲫鱼、鲤鱼时,饵料为米麦、烤面饵;

当选择的目标鱼为潺条、鲫鱼时,饵料为烤面饵;

当选择的目标鱼为草鱼、鳊鱼时,饵料为嫩草芯叶或大麦芽;有选择性地使用特定饵料能在幅提高捕获效率;还可以在制作饵料时适当添加目标鱼诱鱼剂。

上述米麦为大麦用石臼辗去表皮而成;所述烤面饵是高筋面粉用冷水调制成硬面团后,擀成1.0-1.5mm厚的簿片,入平底锅小火烤熟摊凉,切成高1.0-1.5cm、底边长0.2-0.5cm的三角形,烘干或晒干;所述的嫩草芯叶为湖边生长的嫩茭禾芯叶;所述大麦芽为新鲜大麦用25℃-30℃温水浸泡24-48小时,待大麦露出长0.5-1.0cm时所得的大麦芽;实验证明采用前述方法制作的饵料,目标鱼喜食,上鱼率较高。

使用本发明的捕鱼方法,在放卡时,沿纲线洒诱饵,所述诱饵常用煮熟的大麦,所述诱饵随纲沉入水中。放卡时沿纲洒入诱饵,使得鱼循纲觅食,更容易上鱼,提高捕鱼效益。

附图说明

图1:竹卡本体示意图。

图1中:11—卡弓部。

图2:竹卡与脑线、纲连接示意图。

图2中:21—纲,22—脑线,23—竹卡本体。

图3:竹卡装饵示意图。

图3中:22—脑线,23—竹卡本体,31—芦筒,32—饵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火生,未经王火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7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