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安全的喇叭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6950.0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栾英;陈捷;葛立银;李黎明;邵凌凌;姚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02 | 分类号: | H01H13/02;B60Q5/00;B62D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喇叭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开关,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安全的喇叭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叉车普遍应用的喇叭开关包括喇叭按钮、喇叭及其导通机构,其中喇叭按钮集成在方向盘内,喇叭开关的导线与转向轴中的导电环连接并通过转向轴引出。喇叭的负极电源常通、正极电源串联在喇叭开关上,当触发喇叭按钮时,导电柱与喇叭按钮一起下移,当导电柱接触到转向轴中的导电环时喇叭开关闭合,使喇叭的电源正极导通,而串接于该回路中的喇叭就开始报警。当操作者的手离开喇叭按钮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喇叭按钮和导电柱一起上移,导电柱与转向轴中的导电环脱离后开关不再导通,这时串接于回路中的喇叭断电不再报警。这种结构的喇叭导通机构有较高的故障率。由于当叉车转向时,喇叭开关的导线随转向轴转动,容易导致导线与导电环的脱离失效;其次,由于导电柱与导电环接触面积较小,反复触发喇叭按钮后,导电柱的接触面易产生拉弧灼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用安全的喇叭开关,避免了喇叭开关引线脱离失效与触点拉弧灼蚀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安全的喇叭开关,包括喇叭和集成在方向盘内的喇叭按钮,所述喇叭按钮的下方设有导通机构,所述导通机构包括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所述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的顶端位于所述喇叭按钮的正下方,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的底部均设有弹簧,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的底端各焊接一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各连接一导电铜片;所述喇叭的正极电源串接在两个导电铜片之间。
进一步,所述喇叭按钮包括固设在上盖板下方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设有导电簧片,所述导电簧片的一端与外导电环固接、另一端位于内导电环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导电柱的顶端位于所述内导电环的正下方,第二导电柱的顶端位于外导电环的正下方。
进一步,所述导通机构设于位于方向盘下方的开关模块的内部,所述开关模块的中间开设有与转向柱总成相配合的安装孔,开关模块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在转向柱总成上,开关模块的底端与安装支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弹簧的底端固设于弹簧基座上。
更进一步,所述立柱有三个,其相互之间的间距相等。
车辆转向柱总成包括安装支架和设在转向柱内的转向轴,方向盘设于转向轴顶端,其转动时带动转向轴一起转动。
当需要触发喇叭按钮时,按压位于方向盘中间的上盖板,带动连接在上盖板下方的立柱向下移动,使位于其底端正下方的导电簧片与内导电环接触,内导电环通过导电簧片与外导电环接通;而导通的内、外导电环分别经与之相接触的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与两个导电铜片相接通,使喇叭的电源正极导通,故而使串接于该回路中的喇叭接通电路而开始报警。操作者的手离开喇叭按钮时,喇叭按钮中导电簧片随着立柱往上移进行复位,从而断开与内、外导电环之间的连接,使喇叭电路断开而停止工作。当转动方向盘时,集成在方向盘中的喇叭按钮随方向盘一起转动;而设于开关模块内部的导通机构由于是套设在转向柱总成上的,当转向轴转动时,开关模块并不会随着转向轴转动而转动,从而保护了喇叭开关的导线的使用安全,不会发生导线断裂等电路失效故障。
另外,在弹簧的压力作用下,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的顶端分别与内、外导电环的底端面之间一直处于接触状态,所以在转动方向盘及触发喇叭按钮时,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的顶端面不会产生电腐蚀。
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喇叭开关的导线集成在开关模块中,故在方向盘转动时,其导线不会随转动轴一起转动,排除了传统结构中导线与内、外导电环脱离失效的故障现象。
2、喇叭开关的电路通断是由导电簧片将内导电环与外导电环之间接通或断开来实现的,其接触面积较大,不容易发生拉弧等电腐蚀现象。且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的顶端分别与内、外导电环的底端面之间一直处于接触状态,所以在转动方向盘及触发喇叭按钮时,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的顶端面不会产生电腐蚀。
3、由于在上盖板下均等设置三个立柱,从而使按压力度均匀地作用在三个导电簧片上,使三个导电簧片同时与内导电环接触而与外导电环接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嗽叭按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6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