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卧两用型减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4705.6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7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殷卓迪;沈国芳;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速博雷尔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金磊 |
地址: | 311227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卧两用型减速机。
背景技术
减速机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马达)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在目前用于传递动力与运动的机构中,减速机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几乎在各式机械的传动系统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踪迹,从交通工具的船舶、汽车、机车,建筑用的重型机具,机械工业所用的加工机具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电,钟表等等。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齿轮减速机(授权公告号:CN 203272734 U),其包括壳体,壳体上安装有输入齿轮单元及输出齿轮,输入齿轮单元与输出齿轮之间通过变速齿轮组连接,变速齿轮组包括一级变速齿轮、安装有二级变速齿轮的传动轴及与输出齿轮连接的三级变速齿轮,一级变速齿轮安装在传动轴的动力输入端并与输入齿轮单元连接,二级变速齿轮安装在传动轴的动力输出端并与三级变速齿轮啮合,壳体的内腔设有用于安装传动轴的支承台,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承台上,支承台的内腔设有与轴承相配的轴向定位台阶;支承台设于壳体内腔的底部,轴承为深圆柱滚子轴承,二级变速齿轮与三级变速齿轮均为锥齿轮,输入齿轮单元包括用于与外界电机连接的动力输入连接盘。但是这种减速机只能进行卧式使用,如果需要进行立式使用还需要更换别的型号的减速机,适用范围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立卧两用型减速机,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减速机只能进行卧式使用,如果需要进行立式使用还需要更换别的型号的减速机,适用范围较窄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立卧两用型减速机,包括减速机壳,所述的减速机壳内设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电机,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伸出减速机壳外,减速机壳连接有封盖,封盖的边缘设有定位止口,定位止口的底面开有安装孔,封盖通过定位止口固定有法兰盘,法兰盘的内径与定位止口的外径相匹配。正常使用卧式减速机时,只需将减速机壳处的输入轴连接到其它设备即可。当需要采用立式减速机时,只需通过安装孔将法兰盘固定在封盖上,再将法兰盘与其它待传动设备固定即可。这样即可实现立卧两用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法兰盘的盘身的内环上开有若干内安装孔,法兰盘盘身的内环上开有若干外安装孔。通过内安装孔可以将法兰盘与封盖固定,通过外安装孔可以将法兰盘与待传动设备连接。内安装孔、外安装孔都同心环设在法兰盘的内圈、外圈。
作为优选,所述的法兰盘的内表面上设有齿槽,齿槽上嵌装有调整块。调整块可以是耐磨性较高的市售合金制成,其嵌装在法兰盘的内表面,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减速机安装。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减速机上开设止口并加装法兰盘,使得整个减速机可以立卧两用,从而使得减速机的适用范围较广,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速机和电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法兰盘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减速机壳1、电机2、输出轴3、封盖4、定位止口5、法兰盘6、内安装孔7、外安装孔8、齿槽9、调整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立卧两用型减速机,如图1、图2,包括减速机壳1,减速机壳内设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电机2,传动装置的输出轴3伸出减速机壳外,减速机壳连接有封盖4,封盖的边缘设有定位止口5,定位止口的底面开有安装孔,封盖通过定位止口固定有法兰盘6,如图3,法兰盘的内径与定位止口的外径相匹配。法兰盘的盘身的内环上开有若干内安装孔7,法兰盘盘身的内环上开有若干外安装孔8。法兰盘的内表面上设有齿槽9,齿槽上嵌装有调整块10。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装入到待传动的机械设备中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速博雷尔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速博雷尔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4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