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4202.9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9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守鑫;鲁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昌硕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模块生产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学模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手机、电脑和相机等同我们密切相关的电子产品。随着这些产品的使用日益广泛,促使了光学模块制造产业的迅猛发展,而确定光学模块在取景时成像质量好坏的因素除了图像处理器外,微动装置模块也至关重要。
目前生产中使用到最多的微动装置模块为光学结构部分和机械结构部分分离设计的结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两者采用手工或者其它方式组装在一起,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很容易造成外观、光学等不良现象。这种结构在产品工作时有可能会使光学结构部分高于机械结构部分,这样就造成在设计产品时需要考虑到避空,一旦考虑不到,微动装置模块就会由于机械结构的干涉无法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了上述容易造成外观、光学等不良现象,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问题,提供了一种微动装置,该装置可以减少生产工艺步骤,减少人工的投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优良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微动装置,包括外壳、镜片、镜片承座、弹片、线圈,所述镜片内嵌在镜片承座上;所述弹片把镜片承座和外壳连接起来,所述镜片承座采用带磁性的材料或者带磁性的材料和塑胶的混合材料制成;所述线圈固定在外壳的内表面。
所述外壳采用塑胶材料。
所述外壳为一中空圆形结构。
所述外壳上有导向槽和定位柱结构。
所述镜片采用可透光塑料或其它可透光材料制成。
所述镜片承座上设有定位柱、导向柱和镜片放置台阶结构。
所述弹片采用铍铜或高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弹片上有用于同圆壳和镜片承座固定用的定位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一种微动装置,采用光学结构和机械结构结合在一起的同时,镜头承座采用带磁性的材料或者带磁性的材料和塑胶的混合材料制成,可以替代磁环的作用,避免了外观、光学等不良现象,而且可以减少生产工艺步骤,减少人工的投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优良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动装置静止状态下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动装置通电状态下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所示,为实现本实用新型微动装置所用其中一种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实用新型使用的主要元件包括外壳1、镜片2、镜片承座3、弹片4、线圈5,镜片2内嵌在镜片承座3上;弹片4把镜片承座3和外壳1连接起来;线圈5固定在外壳1的内表面。所述外壳采用塑胶材料,为一中空圆形结构。外壳上有导向槽和定位柱结构。镜片采用可透光塑料或其它可透光材料制成。镜片承座采用带磁性的材料或者带磁性的材料和塑胶的混合材料制成。镜片承座上设有定位柱、导向柱和镜片放置台阶结构。弹片采用铍铜或高弹性材料制成。弹片上有用于同圆壳和镜片承座固定用的定位孔结构。线圈采用铜丝绕制而成。
具体实施时,镜片2内嵌于镜片承座3的内台阶33位置。弹片4采用铍铜或其它可以代替的高弹性材料制成,通过其上的定位孔41和42分别同镜片承座3上定位柱32和外壳1上定位柱12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导向柱31和导向槽11形成可上下移动的具有导向结构的微动装置。线圈5固定在外壳1的内表面13位置。
本实用新型微动装置在实施时与图像处理器、线路板等元件配合使用。在微动装置未工作的情况下,整个结构处于静止状态,具体如图2本实用新型微动装置所用其中一种结构在静止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D1为通电前的移动距离。当微动装置中线圈5通电后开始工作,线圈5在通过电流后会产生磁力,同镜头承座3之间会有一个相互作用的力,通过调整电流大小来控制作用力的大小,镜片2内嵌在镜片承座3内,当线圈5通电后同镜头承座3产生的作用力带动镜片2移动,这样图像处理器所捕获的图像在清晰度上会有变化,通过调整电流大小,使不同距离的外部景物在被捕获时都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动装置所用其中一种结构在通电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D2为通电后的移动距离。Dx为通电后的移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昌硕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昌硕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4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