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仪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4169.X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1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三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仪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仪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电子设备逐渐朝着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工业用电子装置。
通常工控用电子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但是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光源是设置在独立的光源驱动电路板上,如此使得所述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增加,且元件增多,影响产品的整体厚度及组装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轻薄、便于组装的液晶仪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晶仪表装置,包括具收容空间的框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叠合设置,并对应收容于所述框架的收容空间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驱动电路板、导光板及点光源,所述点光源焊接设于所述驱动电路板表面,所述导光板夹设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点光源是发光二极体。
优选的,所述发光二极体的数量是多个,其阵列设于所述驱动电路板表面。
优选的,所述发光二极体是侧面发光,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所述发光二极体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发光二极体收容于所述导光板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圆弧形柱状结构,所述发光二极体的中心与所述圆弧状结构的圆心相重合。
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体的高度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体的数量是六个,其对称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二相对侧。
本实用新型液晶仪表装置将驱动所述光源的电路板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板整合在一起,减少元件数量,使得所述仪表装置的整体厚度减少,更加轻薄,且方便组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晶仪表装置的一侧面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晶仪表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所述液晶仪表装置1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背光模组20及框架30。所述框架30整体呈中空框型结构,所述中空位置形成收容空间。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与所述背光模组20相互叠合设置,同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与所述背光模组20同时收容于所述框架30的收容空间内。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用于显示画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用于显示测量数据,检测结果等。
所述背光模组20包括驱动电路板21、导光板22及点光源23。所述驱动电路板21用于电连接外部电源,同时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对应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板21产生驱动信号至所述点光源23及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
所述导光板22是用于导引光线的传输方向,其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凹槽221。所述导光板22是一整体呈矩形的平板,所述导光板22的二相对侧面构成所述导光板22的入光面(未标示),所述凹槽221设于所述导光板22的入光面侧。所述凹槽221的数量为六个,其整体呈半圆形柱状结构,所述点光源23对应收容于所述凹槽221内,且所述点光源23的中心位于所述凹槽221的圆弧中心上,同时,所述点光源23的高度与所述导光板22的厚度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点光源23是发光二极体,其直接焊接设于所述驱动电路板21表面。所述发光二极体23的数量与所述凹槽221的数量一致。所述发光二极体是侧面发光型。
当所述液晶仪表装置1工作时,所述点光源23工作时产生的光束朝向所述导光板22的入光面传播,经由所述导光板22的入光面后折射入所述导光板22,所述导光板22将所述点光源23产生的点光源导引为面光源。所述导光板23形成的面光束垂直朝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10所在方向传播,进而实现画面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41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屏
- 下一篇:液晶显示模组光学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