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开门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3744.4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9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淳;张颖;杨雨凡;邱天诚;沈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R21/0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开门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车辆开门预警装置,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拥挤的都市中,汽车、机动车的密度之高远远超乎想象,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因此非常高。由于路上的车子已经够多了,所以不论是机动车还是汽车驾驶人在驾驶时,多将其注意力集中于道路上行驶中的车辆,而不会留意停在路边的车辆,因此有相当多的交通事故,多是由于路边停车的驾驶人或乘客在开门时未先留意后方来车,或汽车、机动车驾驶人在行驶中疏于留意停在路边的车辆是否正要开启车门而造成。
除了在媒体上宣导驾驶人或乘客应在车辆停妥后在开启车门前要多加留意的观念外,现有技术是在汽车和机动车的车尾处加装一个警示灯,当车内乘客或驾驶人欲开车门时,警示灯会闪动以提醒后方来车注意。
但造成此等意外的发生,其责任并非完全归究后方来车驾驶人,欲开车门的驾驶人或乘客也须十分注意,而非单纯地认为只要依靠前述方法提醒后方来车,就完全不用注意而随意开启车门。
然而,不论是平日细心的驾驶人或乘客,在匆忙中总是会疏忽留意小细节,因此,对于目前车辆仅提供停车闪灯的功能,并不足以保障下车时车内或车外人员的安全,因此,研发一种对车辆在停车后开启车门前进行预警提示的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开门预警装置,以降低因车门开启疏忽而造成的意外交通事故。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开门预警装置,包括:单片机、至少两个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至少一个蜂鸣器及LED灯,其中至少一个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安装在左车门外侧,及至少一个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安装在右车门外侧;所述蜂鸣器安装在车内,所述LED灯安装在车尾外部;且所述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均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蜂鸣器和LED灯均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车体外部,且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选用DS18B20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单片机嵌入在汽车或机动车的控制器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单片机选用STC12C5A60S2型单片机。
作为优选方案,在每个车门的内侧均独立设置一个蜂鸣器。
作为优选方案,在每个车门的外侧均独立设置一个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均选用m314076型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由于超声波测距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碰到障碍物就立即返回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而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测出发射和接收回波的时间差△t,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S,即:
S=v·△t/2
这就是所谓的时间差测距法。
单片机根据安装在车门外侧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输入的脉冲信号可计算车门与车门外障碍物的距离,当计算的距离值超出车门关闭时的安全距离阀值时,单片机将输出信号给蜂鸣器,警示车内驾驶员和乘坐人员注意车门外侧的障碍物;另外,当车内人员需要开启车门时,单片机将输出信号给车尾外部的LED灯,以警示后方的车辆;同时单片机根据安装在车门外侧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输入的脉冲信号实时计算车门与车门外障碍物的距离,当计算的距离值超出车门开启时的安全距离阀值时,单片机将输出信号给蜂鸣器,警示车内驾驶员和乘坐人员下车时注意车门外侧的障碍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右车门外侧分别安装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可获知车门与车门外侧障碍物间的距离是否属于安全距离,从而实现对车内驾驶员和乘坐人员进行开门下车的操作予以安全警示,提高了行车和停车的安全性;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使用成本低,方便推广应用等优点,具有显著性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开门预警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3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中央杂物盒
- 下一篇:后组合灯具控制护板与灯体间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