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屏触摸功能的手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3541.5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溯;张正;樊江;余兵兵;阮汝平;李蓓蓓;唐海涛;钟治国;丁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开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触摸 功能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机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隔屏触摸功能的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讯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其中,采用智能操作系统的手机已经占据了通讯终端设备中最大的市场份额,而其脆弱的屏幕和不菲的价格致使人们必须妥善保护手机。
如今,人们为了更好的保护手机,往往会在手机的外侧加套手机壳,此种方式虽然可以很好的保护手机,但是当接听电话时则必须翻开手机壳翻盖才能滑动屏幕并接听电话,使得接听电话变得较为繁琐,很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电话。
为了解决接听电话较为繁琐的问题,人们又发明了具有隔屏触摸功能的手机壳。然而,现有的具有隔屏触摸功能的手机壳均是通过在手机壳的表面设置有孔洞结构,从而来达到不需要翻开手机壳即可接听电话的目的,但是这种孔洞的结构会导致屏幕直接暴露出来,并不利于很好的保护手机的屏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隔屏触摸功能的手机壳,具备了在避免屏幕暴露的前提下实现快速接听电话的优点。
上述的一种具有隔屏触摸功能的手机壳,包括面盖和塑胶壳,其中,所述面盖包括相互连接的前面盖和后面盖;所述面盖为多层复合式结构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第三结构层、第四结构层、第五结构层以及第六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为PU层;所述第二结构层为热熔胶层;所述第三结构层包括第一PET层和纤维板,所述第一PET层位于第三结构层的后面盖区域且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纤维板位于第三结构层的前面盖区域;
所述第四结构层包括2个第一PC层和1个第二PC层,所述2个第一PC层位于第四结构层的后面盖区域且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PC层位于第四结构层的前面盖区域,所述第二PC层内嵌有若干个接触键;所述接触键为片状结构且表面覆盖有导电油墨层,所述接触键设置有前凸起结构和后凸起结构,所述前凸起结构贯穿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以及第三结构层;所述后凸起结构贯穿第五结构层和第六结构层;
所述第五结构层为热熔胶层,所述第五结构层的前面盖区域设置有延伸结构,所述延伸结构上设置有2个相互重叠的第二PET层,所述2个第二PET层之间夹有第三PC层,所述第三PC层内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塑胶壳通过第六结构层进行固定。
上述设备中,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均为N35型磁铁。
上述设备中,所述接触键的数量为4个。
上述设备中,所述接触键上的前凸起结构和后凸起结构均为长条形结构。
上述设备中,所述接触键为塑料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隔屏触摸功能的手机壳,通过在前面盖上新增了若干个贯穿前面盖的接触键,且在接触键的 表面覆盖有导电油墨层,即利用接触键来取代现有手机壳上的孔洞结构,从而在保证快速接听电话的前提下,提高了对手机的保护力度,并最终达到了更加符合人们需求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机壳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接触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记载了一种具有隔屏触摸功能的手机壳,包括面盖和塑胶壳2,面盖包括相互连接的前面盖11和后面盖12,且前面盖11和后面盖12均可实现一定角度的翻转。
优选的,上述的前面盖11上设置有开窗111,且在开窗111内设置有透明胶片,利用该开窗111即可更加方便人们查看时间和未接来电等信息,而不需要翻 开手机壳。
同时,上述的面盖为多层复合式结构,此种结构可以增加面盖的强韧度,同时也可以设置更多的装置,从而实现更多的功能;具体的,面盖的多层复合式结构如图2所示,共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结构层3、第二结构层4、第三结构层5、第四结构层6、第五结构层7以及第六结构层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开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开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35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