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液体溅出的手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3512.9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3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利;王冬梅;邓杰夫;胡飘丹;黄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溅出 手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在手推车上放个敞口的水箱的运液体的车在运动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尤其是在加速、减速的时候,甚至在上下坡的时候是不能使用此类车的,液体容易从水箱内溅出,而采用封闭的水箱盛着的话,不仅对于短距离的运输不方便,不仅装卸液体比较麻烦,而且花费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对于有些不适合封闭的情况是不适用的,比如盛鱼的水箱是不能封闭的。如果渔民使用上述这种传统结构的手推车拉着活生生的鱼去卖鱼,车里的水在车子的颠簸下会四处飞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液体溅出的手推车,其能够防止手推车走斜坡时车内盛装的液体溅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液体溅出的手推车,包括顶部敞口的车厢、旋转安装于所述车厢底部的车轮、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车厢前部的把手,在所述车厢的上部内侧通过横向布置的第一铰轴铰接有一个能够绕所述第一铰轴前后翻转的外持平环,在所述外持平环的内侧通过纵向布置的第二铰轴铰接有一个能够绕所述第二铰轴左右翻转的内持平环,在所述内持平环的内侧通过横向布置的第三铰轴铰接有一个能够绕所述第三铰轴前后翻转的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敞口。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及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第一铰轴共有两根,且同轴布置。
所述第二铰轴共有两根,且同轴布置。
所述第三铰轴共有两根,且同轴布置。
所述车厢的外轮廓呈顶部敞口的长方体形。
所述车轮是通过销钉旋转安装在所述车厢底部的。
所述外持平环为椭圆形环。
所述内持平环为椭圆形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在本实用新型这种手推车中的水箱盛装上液体并使其走在不平的地面上时,在水箱以及水箱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下,外持平环绕所述第一铰轴前后翻转,内持平环绕所述第二铰轴左右翻转,水箱绕所述第三铰轴前后翻转,使得水箱始终处于平稳的竖直状态,从而保证了水箱中的液面始终保持水平,不会溅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种手推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种手推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种手推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厢,2-车轮,3-销钉,4-把手,5-外持平环,6-内持平环,7a-第一铰轴,7b-第二铰轴,7c-第三铰轴,8-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这种防液体溅出的手推车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它包括顶部敞口的车厢1、旋转安装于所述车厢底部的车轮2、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车厢前部的把手4。本例中,车厢1的外轮廓呈顶部敞口的长方体形,所述车轮2是通过销钉3旋转安装在所述车厢1底部的。
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在所述车厢1的上部内侧通过横向布置的第一铰轴7a铰接有一个能够绕所述第一铰轴前后翻转的外持平环5,在所述外持平环5的内侧通过纵向布置的第二铰轴7b铰接有一个能够绕所述第二铰轴左右翻转的内持平环6,在所述内持平环6的内侧通过横向布置的第三铰轴7c铰接有一个能够绕所述第三铰轴前后翻转的水箱8,所述水箱8的顶部敞口。
本例中,所述第一铰轴7a共有两根,且同轴布置;所述第二铰轴7b共有两根,且同轴布置;所述第三铰轴7c共有两根,且同轴布置。所述外持平环5和内持平环6均为椭圆形环,水箱8为椭圆形结构。
再结合图1~图3所示,现将本实施例这种手推车的工作原理介绍如下:
当在该手推车中的水箱8盛装有液体(通常为水)并走在不平的地面上时,在重力作用下,外持平环5绕所述第一铰轴7a前后翻转,内持平环6绕所述第二铰轴7b左右翻转,水箱8绕所述第三铰轴7c前后翻转,使得水箱8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保证了水箱8中的液面始终保持水平,不会溅出。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3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