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酸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2875.0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9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江;连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烯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开林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酸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石墨烯清洗的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10-8 Ω·cm,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因其电阻率极低,电子迁移的速度极快,因此被期待可用来发展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由于石墨烯具有这些特殊性能,适合用来制造透明触控屏幕、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使得石墨烯制备与应用近年来获得空前的关注和研发。
目前,石墨烯的制备一般都采用在金属基材上生长石墨烯,然后再去除金属基材获得石墨烯。但是,在去除金属基材的过程中,目前并没有较好的装置能够便捷、快速去除。本案由此而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烯酸洗装置,解决现有去除石墨烯生长基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墨烯酸洗装置,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的传输带,在传输带上方覆盖有酸洗室,所述酸洗室由喷洗单元和浸泡单元构成,其中所述喷洗单元顶部设置喷洗管,所述喷洗管间隔设有多个向下的喷洗口,并在喷洗口上装有喷嘴;所述浸泡单元则在顶部设置淋洗管;所述喷洗单元和浸泡单元均设有酸液收集装置,且所述收集装置均通过管道与水泵及过滤池连接,各自形成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喷洗管为U型管,进液口位于U型管底部,且进液口处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过滤后的酸洗液。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的出口处设置铜离子检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通过将酸洗室设计成喷洗单元和浸泡单元,利用喷洗和淋洗,使石墨烯生长的铜基材先经过酸液喷洗蚀刻去除一部分,然后再经过淋洗的浸泡,将喷洗后残留的铜基材去除干净;同时,将蚀刻后的酸液通过收集装置收集,并用过滤池过滤去除杂质,并检测过滤后的酸液中铜离子浓度,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酸液,从而节约酸液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酸洗装置,对铜基材蚀刻速度快,且刻蚀完全,有效提高了酸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酸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洗室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淋洗室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石墨烯酸洗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传输带2。该传输带采用滚轴阵列,并通过滚轴端部与齿轮21咬合形成联动,由电机带动转动。在传输带2上方覆盖有罩体3,所述罩体3形成酸洗室的空间。在罩体内部安装有管道。
其中,酸洗室分为喷洗单元4和浸泡单元5,由不同的罩体隔开形成。喷洗单元内部设置喷洗管41,喷洗管呈U型,平放于喷洗单元顶部,喷洗管41上设有多个喷洗口42,并且喷洗口安装喷嘴。所述喷嘴对准下方的传输带。为了提高喷洗效果,喷嘴的方向为迎着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与竖直方向形成10°左右的角度。所述喷洗管41的进液口43位于U型底部,且设有阀门44,用于开启和关闭喷嘴。所述喷洗单元4的传输带下方设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用于收集从喷洗管上喷下的酸液,并且收集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至过滤池。过滤池的出口处设有铜离子检测装置,当过滤后的酸液经检测,符合酸洗溶液的要求时,过滤后的酸液即通过水泵继续循环使用;当不符合要求时,即进行更换酸液。
其中,浸泡单元5与喷洗单元4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浸泡单元顶部设置淋洗管51。所述淋洗管51呈U型,在管臂上安装有导流块52,导流块52底部具有多个淋洗口53。所述淋洗口53对准下方的传输带,且两个淋洗口53之间间隔很小,基本挨着。酸液从淋洗口出来,形成水帘洞一样的酸幕,对位于传输带上的石墨烯进行浸泡。然后酸液从传输带下方的收集装置汇集并由管道流至过滤池。同样的,在过滤池过滤后进行铜离子检测,如何要求即可继续循环使用。
上述过滤池和水泵均设置在机架的侧边,并通过管道与喷洗管、淋洗管分别形成循环,其中图2、图3省略了部分管道及过滤池、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烯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烯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2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村镇给水处理模块化设备
- 下一篇:全自动蜂蜜灌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