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箱在车身上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2609.8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2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岩;姜林;刘亮;王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67 | 分类号: | B60K15/06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车身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箱,特别涉及一种燃油箱在车身上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燃油箱固定在车身上的方式有很多种,而通过钢带连接固定的方式较为普遍。首先确定钢带在车身上的固定位置,基于固定位置定点后进行钢带的细化设计工作,其中包括对钢带的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设计优化,然后利用CAE模拟等工具进行性能分析,评估出最适合各自项目的钢带结构。
塑料燃油箱往往安装于车身下方,车身的底部设有钢带固定座,燃油箱的下方托有支撑燃油箱重量的钢带,钢带的两端向上收起并连接在钢带固定座上,钢带的两端头分别为钢带固定端,钢带固定端的末端为平端头,平端头贴合在钢带固定座的下方,平端头上设有螺钉孔,螺钉穿过螺钉孔将钢带固定端的平端头固定在钢带固定座上。往往采用两根钢带兜住燃油箱,通常情况下,为了兼顾预防因车辆碰撞引起燃油箱脱落以及安装部位的弯曲变形,国内外钢带的固定端很多采用了双层结构。
燃油箱在随车移动过程中,因加速、刹车、颠簸等会频繁产生斜向下的剥离负荷,钢带两头的固定端会承受反复的交变应力,既有沿钢带自身长度方向的拉伸负荷,又有与拉伸负荷成一定夹角的弯曲负荷,钢带固定端的高应力容易导致钢带的较早破损,这也是钢带固定端采用双层结构的原因。钢带固定端采用双层结构通常需要通过焊接将两层进行连接,对焊接的质量、两层间的间隙以及最终的涂装等工序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燃油箱在车身上的固定结构,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可靠性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油箱在车身上的固定结构,燃油箱位于车身下方,所述车身的底部设有钢带固定座,所述燃油箱的下方托有支撑燃油箱重量的钢带,所述钢带的两端向上收起并连接在所述钢带固定座上,所述钢带的两端头分别为钢带固定端,所述钢带固定端的末端为平端头,所述平端头贴合在所述钢带固定座的下方,所述平端头上设有螺钉孔,螺钉穿过所述螺钉孔将钢带固定端的平端头固定在所述钢带固定座上,所述钢带固定端的平端头根部呈半圆形,所述半圆形端头与向下弯折的过渡圆弧相连接,所述过渡圆弧的下端与钢带本体相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燃油箱在随车移动过程中,会在钢带自身长度方向上产生拉伸负荷,还会在钢带的壁厚方向上产生弯曲负荷;众所周知,钢带承受拉伸负荷的能力比较强,承受弯曲负荷的能力比较弱。传统钢带固定端的弯曲部位,其相贯线为一条直线,本实用新型钢带的平端头与钢带本体的相贯线为半圆形,且通过过渡圆弧与钢带本体相连接,当燃油箱由于惯性产生位移时,本实用新型中的钢带固定端可以将弯曲负荷产生的力转换至拉伸方向,同时圆弧形状有利于将瞬间受力进行分散,避免局部位置的应力集中影响钢带整体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钢带只需采用单层结构,减少配件数量,减少焊接工序、物流及配件保管场所方面的投入,降低钢带生产成本;还可以排除原来双层结构焊接引起的间隙、焊接痕迹及焊接品质等隐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钢带固定端的平端头和所述过渡圆弧的壁厚与所述钢带本体的壁厚相同。只需采用模具对钢带固定端进行冲压加工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燃油箱的底壁上设有钢带凹槽,所述钢带嵌于所述钢带凹槽中。钢带嵌于钢带凹槽可以使钢带与燃油箱的结合更加可靠,同时钢带凹槽向燃油箱内壁突出,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油箱的强度和刚度,减少下垂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油箱在车身上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钢带固定端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沿A-A的剖视图。
图中:1.车身;2.钢带固定座;3.燃油箱;4.钢带;4a.钢带本体;4b.平端头;4c.螺钉孔;4d.过渡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26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箱通气结构
- 下一篇:电辅助-皮筋-飞轮混合多用途大功率源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