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水雾喷淋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62497.6 | 申请日: | 2014-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9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毛海勇;刘春花;曹卓朝;杜泽杭;陈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水雾 喷淋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水雾喷淋净化装置,属于隧道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粉尘能引发例如像尘肺这样的一系列的呼吸道疾病,而这些呼吸道疾病对人体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对粉尘的危害做出相当程度的重视。隧道作为城市交通管网的一部分,每天来往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众多,隧道内空气中的粉尘浓度非常高,现在普遍采用的措施是洒水车定时在隧道内洒水,然而洒水车在洒水中行驶较慢,严重影响车流的通行,且洒水车每日在隧道内洒水的数量有限,无法改善隧道内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为了解决上述困难,需要开发一款能随时随地的喷出水蒸气来减少隧道内的粉尘浓度的水雾喷淋净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水雾喷淋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洒水车定时在隧道内洒水,无法改善隧道内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隧道水雾喷淋净化装置,包括水处理系统、雨水池、雾化喷头、埋地管道、冷凝体、支撑架、水井、控制器、水泵、水净化处理装置和加压处理装置,所述两个埋地管道对称安装在隧道内的地面下,隧道内侧壁和弧形顶壁上均匀安装不止一个雾化喷头,隧道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各安装雨水池,雨水池位于隧道所在山体的山体表面,雨水池前侧安装水处理系统,雨水池通过管路与水处理系统相连,水处理系统通过管路与埋地管道相连。
所述水处理系统包括冷凝体、支撑架、水井、控制器、水泵、水净化处理装置和加压处理装置,水井安装在雨水池前侧,水井通过管路与雨水池相连,水井上安装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不止一个冷凝体,水井右侧安装控制器,控制器右侧安装水泵,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水泵相连,水泵通过管路与水井相连,水泵右侧安装水净化处理装置,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水净化处理装置相连,水净化处理装置通过管路与水泵相连,水净化处理装置右侧安装加压处理装置,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加压处理装置相连,加压处理装置通过管路与水净化处理装置相连,加压处理装置通过管路与埋地管道相连。
所述冷凝体为圆锥形,冷凝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在山体表面设立雨水池收集的雨水进入到水井中,使水井中的水量丰富;空气中的水分在较冷天气的夜晚经冷凝体冷凝成水滴后进入到水井中,使水井中的水量丰富;水泵将水井中的水抽取到水净化处理装置中,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水经过加压处理装置处理后输送到埋地管道,从雾化喷头中变成水雾后喷出,喷出的水雾不会像水流那样影响人的视线,而是通过隧道高度落差逐渐变成水蒸气溶于空气中,加大空气的湿度;该装置通过增加隧道空气湿度,空气中水蒸气与尘埃粒子结合,使尘埃粒子沉降在地表,从而减小尘埃对隧道过往行人的危害;该装置增加隧道空气湿度,能稀释一部分沉积在隧道内的汽车尾气,减少汽车尾气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水雾喷淋净化装置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水雾喷淋净化装置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水雾喷淋净化装置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水雾喷淋净化装置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处理系统 2、雨水池 3、雾化喷头 4、埋地管道 5、冷凝体 6、支撑架 7、水井 8、控制器 9、水泵 10、水净化处理装置 11、加压处理装置 12、隧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隧道水雾喷淋净化装置,包括水处理系统1、雨水池2、雾化喷头3、埋地管道4、冷凝体5、支撑架6、水井7、控制器8、水泵9、水净化处理装置10和加压处理装置11,所述两个埋地管道4对称安装在隧道12内的地面下,隧道12内侧壁和弧形顶壁上均匀安装不止一个雾化喷头3,隧道12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各安装雨水池2,雨水池2位于隧道12所在山体的山体表面,通过在山体表面设立雨水池2收集的雨水进入到水井7中,使水井7中的水量丰富;雨水池2前侧安装水处理系统1,雨水池2通过管路与水处理系统1相连,水处理系统1通过管路与埋地管道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2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水射流微雾供风器
- 下一篇:矩形顶管机盲区挖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