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电气运输横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2295.1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9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以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P7/08 | 分类号: | B60P7/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电气 运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运输横担,属于机械运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预付费计量箱、动力箱、JP 柜、电缆分支箱等低压产品装卸车车型空间有限,需要通过人力来上卸货物,费时费力,给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负担,而且设备在电气运输横担上易滑落,装运折返次数较多,浪费运输资金成本,不利于节约开支;此外,现有的电气运输横担的强度较低,易变形弯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电气运输横担,运输中防止设备滑落,同时增强运输横担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电气运输横担,包括横担本体,所述横担本体内设有碳化硅杆,所述碳化硅杆外侧包覆有硅橡胶绝缘体,所述横担本体两端固定连接转角弯头,且所述横担本体上端每间隔10cm 加装转向角。
优选的,所述转角弯头为L 型的角杆。
优选的,所述转角弯头的材质为碳化硅。
优选的,所述转向角为上端封闭的镂空槽结构。
优选的,所述碳化硅杆与所述硅橡胶绝缘体通过模具压合连接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碳化硅杆与所述硅橡胶绝缘体整体压接工艺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担本体的表面设有若干防滑凸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电气运输横担,通过设置转角弯头与转向角,使得横担本体牢固的卡在装卸车上,防止了装卸车运输中设备滑落;造价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此外,通过设置碳化硅杆以及硅橡胶绝缘体的复合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高抗弯能力,同时产品具有重量轻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抗弯性能良好,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又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电气运输横担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10. 横担本体,20. 碳化硅杆,30. 硅橡胶绝缘体,40. 转角弯头, 50. 转向角,60. 防滑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实用新型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上述及其它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电气运输横担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电气运输横担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电气运输横担,包括横担本体10,所述横担本体10内设有碳化硅杆20,所述碳化硅杆20外侧包覆有硅橡胶绝缘体30,所述横担本体10两端固定连接转角弯头40,且所述横担本体10上端每间隔10cm 加装转向角5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转角弯头40为L 型的角杆,其材质优选为碳化硅;转向角50为上端封闭的镂空槽结构。转角弯头40为L 型的角杆,转角弯头40卡到装卸车护栏上定位受力,转向角50为上端封闭的镂空槽结构,转向角50的镂空槽部位可以穿过绳子捆绑,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牢固性,使其在运输过程中不易掉落。
本实施例中,碳化硅杆20与硅橡胶绝缘体30通过模具压合连接为一体,也可以是碳化硅杆20与硅橡胶绝缘体30整体压接工艺连接。
为进一步提高防滑效果,横担本体10的表面可设有若干防滑凸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电气运输横担,通过设置转角弯头40与转向角50,使得横担本体10牢固的卡在装卸车上,防止了装卸车运输中设备滑落;造价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此外,通过设置碳化硅杆20以及硅橡胶绝缘体30的复合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高抗弯能力,同时产品具有重量轻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抗弯性能良好,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又易于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2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眩目的汽车后视镜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货车活动箱板升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