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装的单手或双手控制的手抓式直立鼠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2194.4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9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秀明;王健;樊景超;吴定峰;周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346 | 分类号: | G06F3/0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于国富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双手 控制 手抓式 直立 鼠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装的单手或双手控制的手抓式直立鼠标。
背景技术
传统鼠标多为一个整体,只能由单手控制,不能拆分。传统鼠标只有左右两个按键和中间一个滚轮,只能利用中间的两个手指,可控性差。传统鼠标不能充分利用两个手的十个手指,灵活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装的单手或双手控制的手抓式直立鼠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拆装的单手或双手控制的手抓式直立鼠标,该手抓式直立鼠标包括:适合使用者用手握持的圆台鼠标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圆台鼠标体顶面且适合大拇指滑动的拇指滚轮,固定设置在所述圆台鼠标体握持侧面且分别位于食指指头处和中指指头处的食指按键和中指按键,设置在所述圆台鼠标体握持侧面且分别位于无名指指头处和小拇指指头处的可拆卸按键体,设置在所述圆台鼠标体侧面且分别适合食指和中指滑动的可拆卸滚轮体;
其中,所述可拆卸按键体和所述可拆卸滚轮体分别安装到设置在所述圆台鼠标体握持侧面上的按键槽中。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按键体包括:无名指按键体和小拇指按键体;其中,所述无名指按键体包括:无名指按键和载体,所述无名指按键连接在所述载体上表面;所述小拇指按键体包括:小拇指按键和载体,所述小拇指按键连接在所述载体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可拆卸滚轮体包括:食指滚轮体和中指滚轮体;所述食指滚轮体包括:食指滚轮和载体,所述食指滚轮安装在所述载体的上表面;所述中指滚轮体包括:中指滚轮和载体,所述中指滚轮安装在所述载体的上表面。
更优选地,所述载体的主体结构是上、下底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且在所述长方体的一组相对侧面对称设置凹槽,且所述凹槽贯通所述长方体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另一组相对侧面上对称设置凸出结构,且所述凸出结构贯通所述长方体的上底面和下底面;通过一个所述载体的凹槽和另一个所述载体的凸出结构的连接,任意两个所述载体滑合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凸出结构是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结构,所述凸出结构的上底面与所述长方体侧面连接,所述等腰梯形块的下底面凸出且平行于所述长方体侧面;
其中,所述等腰梯形块设置在与其连接的所述长方体侧面的中部。
更优选地,所述凹槽是等腰梯形凹槽,所述等腰梯形凹槽为口窄底宽;
其中,所述等腰梯形凹槽设置在其所在所述长方体侧面的中部。
更优选地,所述按键槽的四个侧面分别对应设置与所述载体侧面上的凹槽和凸出结构滑合连接的凸出结构和凹槽。
优选地,所述圆台鼠标体底端呈水平状且设置光电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手抓式直立鼠标还包括:四个按键槽盖,所述按键槽盖扣合在所述按键槽上。
优选地,从所述圆台鼠标体上拆卸下来的所述可拆卸按键体和所述可拆卸滚轮体任意排序组合,通过凹槽和凸出结构滑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鼠标体为“直立”鼠标体,和传统的“平铺”鼠标体不同,本实用新型的鼠标体整体为圆台体,通过手掌侧向手抓所述圆台体控制直立鼠标的移动,使用起来更加轻松自如。
在本实施例的直立鼠标的侧面分别设计了食指按键和滚轮、中指按键和滚轮、无名指按键、小拇指按键,在大拇指所在鼠标体处设计了大拇指滚轮,使用者单手控制鼠标时,能实现五个手指同时控制鼠标,使五指均能控制鼠标,增强灵活性。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能同时控制滚轮,实现对三维空间中光标的定位。
同时本实施例的直立鼠标是一种按键可拆装的鼠标,即直立鼠标的食指滚轮、中指滚轮、无名指按键和小拇指按键可按需拆分出来,拆分出来的按键可按需组装后由另一只手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可拆装的单手或双手控制的手抓式直立鼠标安装可拆卸按键体和可拆卸滚轮体后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所述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操作者使用实施例1中所述手抓式直立鼠标时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未安装在圆台鼠标体上的小拇指按键体和食指滚轮体;
图5是实施例2中在圆台鼠标体上未安装的小拇指按键体和食指滚轮体时,所述手抓式直立鼠标的组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2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