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彩色段码式数码管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2085.2 | 申请日: | 2014-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建华 |
主分类号: | G09G3/14 | 分类号: | G09G3/1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段码式 数码管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彩色段码式数码管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段码式数码管主要与微电脑(或单片机)配合应用,由微电脑通过多根控制线来控制段码式数码管的显示内容。用最省控制线数的共阴或共阳接线法时,普通单光源数码管需要的控制线包括:8根段码选择线(7各组成数字的段加一个小数点段)和相应位数的位选择线。单色光源的数码管需要8根断码旋转线;对于双光源的双色段码式数码管来说,由于每个段码都增加了另一种颜色的D,所以相应的段码选择线需要8*2=16根;同理,对于三色光源的数码管(又称七彩数码管,能显示红,绿,蓝,黄,紫,青,白七种受控颜色)来说,相应的段码选择线需要8*3=24根。
以4位显示数字的段码式数码管组来看看所需要的控制线:
单色光源数码管:8+4=12(控制线)
双色光源数码管:8*2+4=20(控制线)
三色光源数码管:8*3+4=28(控制线)
在实际应用中,段码式数码管需要的控制线的数量很大程度的决定了该产品的制造成本及使用该产品的驱动电路(微电脑)的成本。因此目前市场上双色段码式数码管应用不多,三色段码式数码管的应用更为稀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产品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彩色段码式数码管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彩色段码式数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彩色数码管驱动电路和由彩色数码管驱动电路控制工作的彩色段码式数码管显示电路;所述彩色数码管驱动电路包括微控制器、与微控制器相连接收亮度数据并输出模拟量的数模转换模块、与微控制器相连进行路由导通控制的路由选择模块、与路由选择模块相连将模拟量输送到相应线路进行充电保持的电压保持模块以及与路由选择模块相连以对相应数位选择信号实现导通的数位选择信号模块。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彩色数码管驱动电路的合理连接设置,不仅其电路结构简洁,降低成本,而且能有效控制彩色段码式数码管显示电路,使彩色段码式数码管的工作准确;
(2)彩色段码式数码管显示电路,其电路构成简洁,制造方便,易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彩色数码管驱动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彩色段码式数码管显示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彩色段码式数码管显示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
一种彩色段码式数码管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彩色数码管驱动电路和由彩色数码管驱动电路控制工作的彩色段码式数码管显示电路;所述彩色数码管驱动电路包括微控制器、与微控制器相连接收亮度数据并输出模拟量的数模转换模块、与微控制器相连进行路由导通控制的路由选择模块、与路由选择模块相连将模拟量输送到相应线路进行充电保持的电压保持模块以及与路由选择模块相连以对相应数位选择信号实现导通的数位选择信号模块。
如图1所示,所述彩色数码管驱动电路还包括8根段码控制输出线DM outx,x为相应段码控制线编号1-8,所述微控制器为MCU,MCU中8个引脚分别与对应的段码控制输出线DM outx进行一一对应连接。MCU可采用51系列单片机,如8155或8255等型号,或者也可采用CF745芯片。
如图1和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数模转换模块包括权位排电阻RP1、电阻R23A、电阻R22A、电阻R21A、电容C1以及放大器A0,权位排电阻RP1的一端通过数据总线与同8根段码控制输出线DM outx连接的微控制器的8个引脚进行对应连接,权位排电阻RP1的另一端与电阻R23A的一端、放大器A0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23A的另一端与电阻R22A的一端相连,电阻R22A的另一端与电阻R21A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放大器A0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放大器A0的输出端与电阻R21A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路由选择模块相连。
所述路由选择模块包括1选8芯片CD4051、反相器U1、反相器U2以及反相器U3,1选8芯片CD4051的地址端分别与反相器U1的输出端、反相器U2的输出端、反相器U3的输出端进行对应相连,1选8芯片CD4051的禁止输入端与放大器A0相连,反相器U1的输出端、反相器U2的输出端、反相器U3的输出端分别与MCU的引脚进行对应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建华,未经马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2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