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压布脚及缝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0578.2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1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机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29/06 | 分类号: | D05B29/06;D05B37/06;D05B29/1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压布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纫机压布脚及缝纫机,它能够调整固定切刀与针板之间的间距,以便针对被缝物切出所需的边缘。
背景技术
筒形缝纫机主要是用来缝制例如内裤Brief、短裤Shorts的裆部以下的部位,也就是将被缝物两边的边缘包卷并搭接重叠后,予以缝合;或是将两片被缝物搭接重叠后,予以缝合。在缝合之前,必须先将被缝物两边的边缘先予切齐的后,再紧接着下针缝合。
上述缝合作业过去通常都是由熟练的作业员以手动作业来完成。但是纵使再熟练的作业员,在操作时,两片被缝物搭接重叠都无法保持需求的尺寸,更何况由多位不同作业员分别操作时,前述的搭接重叠尺寸都无法保持一定的标准。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日本实用新案公告,昭和59-34457号公报(Examined Japanese Utility Model Publication No.59-344571984)所公开的缝纫机中,就是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压布脚,可以将两片欲搭接并缝的被缝物的边缘自动切齐的切刀装置。
但是两片欲搭接并缝的「重叠宽度(Overlapping width)」却是固定不变的,无法调整,不符市场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重叠宽度」无法调整的问题,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第M350561号「四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布脚结构」,它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传统压布脚无法调整上、下切刀26、27至布料的距离导致缝合二布料时,两外侧缝线无法分别对齐上、下层布料A、B,C经裁切过后的边缘,而造成缝合强度不足的缺失,该实用新型的压布脚20用于四针六线双切布的缝纫机,主要具有二压制部21、21并于该二压制部21、21之间形成一导引空间22,且该二压制部21、21分别设有一压抵件23、23,其中,该压布脚20于压制部21、21与压抵件23、23之间设有一调整件24,且压制部21、21与调整件24分别设有构成组合分离关系的第一结合部211与第二结合部242,令使用者可依据布料的厚度拆装该调整件24来增加或减少上、下切刀26、27至布料的距离,使布料缝合后两外侧缝线可分别对齐上、下层布料经裁切过后的边缘,借此增加布料缝合的强度,并提升整体美观度。
上述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第M350561号「四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布脚结构」的缺点为:每一种调整件24只能提供一种高度的调整,如要调整多种高度时,必须提供多种不同厚度的调整件24。因而无法提供任何所需高度的调整。
上述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第M350561号「四针六线双切布缝纫机的压布脚结构」所存在每一种调整件24只能提供一种高度的调整,无法提供任何所需高度的调整的缺点。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第I386531号「压脚及缝纫机」提供了改善的构造。它是在压脚1用来安装固定刀6的压爪12,13中形成上下贯通的引导孔60,该引导孔60嵌装保持刀支座61。固定刀6从设置在压爪12,13上的窗孔12a、13a通过而插入到设置于刀支座61周面上的保持沟62中,通过旋紧止动螺丝67而被固定。使刀支座61沿着引导孔6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并在适当的位置上旋紧止动螺丝67进行固定,由此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调节固定刀6的位置,通过从外部进行的简单的操作来变更布料边缘的切断位置,变更缝合时的布料的重叠宽度。因此,不管布料是什么种类,都能够实施适当的合缝。
上述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第I386531号「压脚及缝纫机」的缺点为:因为止动螺丝67过小,其六角螺坑亦过小,不但六角起子操作不便,而且止动螺丝67的六角螺坑因经常调整而容易崩溃毁坏。窗孔12a、13a、引导孔60及螺孔66的加工不便,徒增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缝纫机压布脚及缝纫机,它能够调整固定切刀与针板之间的间距,以便针对被缝物切出所需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机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机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0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装面料循环印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控制的针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