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可调节远近灯光的照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60362.6 | 申请日: | 2014-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3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 发明(设计)人: | 于腾飞;许文超;胡敏;王晓琨;阚煜川;邵勇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1V14/02 | 分类号: | F21V14/02;F21V21/22;F21V3/00;F21W131/4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可 调节 远近 灯光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矿用可调节远近灯光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井下固定式照明以荧光灯为主,其具有寿命长、光效高、显色性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取代传统的白炽灯照明,但是目前矿井照明灯固定后,不能够调节远近光照,因此矿井照明灯只具有单一的照明功能,不能同时满足不同工况下远近光灯的调节需求,另外现有市场上部分具有调节远近光灯功能的照明设备,其结构大多都复杂且荧光灯的位置要发生移动,易导致照明设备接触不良,严重减少其使用寿命,如专利号200620120923.1的一种远近灯调节装置,该技术利用灯座在壳体内的滑移,实现远近灯的切换动作,但此技术方案的缺点为调节时连接的电线易磨损、调节光照的范围有限,不适合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照明灯固定后不能够调节远近光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矿用照明灯固定后可调节远近灯光的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矿用可调节远近灯光的照明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套筒、平移滑块、调节连杆、灯光罩、连接罩、扩充罩、控制装置,所述的灯光罩、扩充罩、调节杆和平移滑块的数量均为4个,所述的连接罩的数量为8个,所述的灯光罩设有外罩耳座、下耳罩;所述的连接罩一个侧面设有凹槽,另一侧边与灯光罩的侧面焊接连接;所述的扩充罩设为扇形且安装在连接罩凹槽的内部;所述的套筒设有4个均匀分布的导向槽,所述套筒一端设有4个耳座,所述套筒的耳座分别与灯光罩的下耳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套筒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座;所述平移滑块设有平滑块、耳座、伸出杆,且所述的平滑块安装在在套筒的导向槽上;所述调节连杆一端与灯光罩的外罩耳座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与平移滑块的耳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连接块、电动推杆、控制开关,所述的连接块设有耳座,所述连接块的耳座与平移滑块的伸出杆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且所述的连接块与电动推杆的伸出端焊接在一起;所述电动推杆的底座通过销钉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照明灯固定后,通过控制装置调节灯光罩,实现照明灯的远近光灯切换,方便在不同情况下,满足不同工况下远近灯光的照明需求。
(2)本实用新型将扩充罩安装在连接罩的凹槽内,能够在由远光调节成近光灯时补充罩面,减少灯光的散射,增加光的聚集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安装在套筒内部,不仅减少装置的空间,而且增加了稳定性,便于该装置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近光照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远光照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支架;2、套筒;3、平移滑块;4、调节连杆;5灯光罩;6、连接罩;7、扩充罩;8、控制装置;201、导向槽;202、套筒耳座;301、平滑块;302、平移滑块的耳座;303、伸出杆;501、外罩耳座;502、下耳罩;801、连接块;802、电动推杆;803、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近光照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远光照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0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汽车灯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气石灯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