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φ85mm缸径排放柴油机螺旋进气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0172.4 | 申请日: | 2014-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2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管玉青;赵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缸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85 mm 排放 柴油机 螺旋 进气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φ85mm缸径排放柴油机螺旋进气道。
背景技术
随着内燃机工业的发展,内燃机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和高油耗的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对内燃机排放的控制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目前,开发φ85mm缸径的欧Ⅳ排放机型,原有增压机型进气道流量系数不足,涡流比太高,进入气缸中的空气与燃油混合不均匀、不充分,柴油机标定点和低速时燃油消耗高、烟度大,不适用于欧Ⅳ排放机型。因此,需要一种开发一种适用于φ85mm缸径的欧Ⅳ排放机型的柴油机螺旋进气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φ85mm缸径排放柴油机螺旋进气道,该螺旋进气道气道性能参数稳定,涡流比和流量系数满足整机最大扭矩点低油耗、低烟度的性能要求,适用于φ85mm缸径的欧Ⅳ排放柴油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φ85mm缸径排放柴油机螺旋进气道,包括:螺旋室和设置在螺旋室两端的气道进口和气道出口,其中,螺旋室中心到气缸中心线横坐标的距离X为7毫米,螺旋室中心到气缸中心线纵坐标距离Y为20毫米;气道进口端面到气道出口中心线水平距离A为93毫米;气道出口端面到气道进口中心线垂直距离B为47毫米;气道进口中心线与气道出口中心线的垂直距离C为11毫米。
优选地,气道进口设为方形喇叭口,喇叭口长度N为5毫米,喇叭口大口端的高度H为36毫米,宽度D为42毫米。
优选地,喇叭口的四角设有弧形倒角,喇叭口小口端四角的倒角半径R为5毫米,喇叭口大口端四角的倒角半径R为6毫米。
优选地,气道出口直径E为35毫米。
本实用新型气道性能参数稳定,并通过对气道进口和气道出口的位置和大小进行修改,将涡流比从原来的2.0降低到1.3,同时使流量系数达到0.39,使涡流比和流量系数满足整机最大扭矩点低油耗、低烟度的性能要求;解决了原有增压机型进气道流量系数不足,涡流比太高,进入气缸中的空气与燃油混合不均匀、不充分,柴油机标定点和低速时燃油消耗高、烟度大的问题,适用于φ85mm缸径的欧Ⅳ排放柴油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φ85mm缸径排放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φ85mm缸径排放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φ85mm缸径排放柴油机螺旋进气道,包括:螺旋室1和设置在螺旋室1两端的气道进口2和气道出口3,气缸4的缸径为φ85毫米,其中,螺旋室1中心到气缸4中心线横坐标的距离X为7毫米,螺旋室1中心到气缸4中心线纵坐标距离Y为20毫米;气道进口2端面到气道出口3中心线水平距离A为93毫米,气道进口2设为方形喇叭口,喇叭口长度N为5毫米,喇叭口大口端的高度H为36毫米,宽度D为42毫米,喇叭口的四角设有弧形倒角,喇叭口小口端四角的倒角半径R为5毫米,喇叭口大口端四角的倒角半径R为6毫米;气道出口3端面到气道进口2中心线垂直距离B为47毫米;气道进口2中心线与气道出口3中心线的垂直距离C为11毫米,气道出口3直径E为35毫米。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当柴油机吸气冲程开始时,气道进口2打开,气流从气道进口2进入螺旋进气道,经过螺旋室1时,产生螺旋流动(涡流),并在惯性的作用下,保持涡流经过气道出口3进入气缸4,继续螺旋流动。同时因气流为偏离气缸4中心进入气缸,也具有一定的涡流动量矩。这两部分涡流动量矩在气缸4中合并,使缸内气流具有较大的涡流强度(涡流比)。同样在惯性的作用下,柴油机压缩冲程结束后,气缸4内气流保持涡流,与喷入的燃油充分混合,使燃油充分燃烧。
本实用新型制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缸盖有限公司;,未经天长缸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0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