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苯胺类中间体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0001.1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8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祝培明;倪松涛;韩伟;李君;郭塬智;彭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龙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上虞市金冠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D3/06;C01C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俞慧 |
地址: | 31236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胺 中间体 生产 废水 处理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苯胺类中间体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苯胺类中间体生产废水中含氯化铵或氯化钠废水的处理装置。
(二)背景技术
苯胺类中间体是合成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如3-乙酰氨基-N,N-二乙基苯胺、2-甲氧基-5-乙酰氨基-N,N-二乙基苯胺制备过程中,采用氯乙烷作烷基化剂,液氨或氨水作缚酸剂时,会产生大量含氯化铵的有机废水;又如3-乙酰氨基-N-氰乙基-N-苄基苯胺的制备过程中,采用氯化苄为取代试剂,碱液作为缚酸剂时,则会产生大量含氯化钠的有机废水。该类废水现有的处理方式多通过蒸发浓缩装置对废水中的无机盐进行回收,但在浓缩过程中易产生焦油或堵塞管道,得到的无机盐品质也不高。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废水清洁处理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连续化清洁处理、具有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苯胺类中间体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苯胺类中间体生产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
原水池、第一过滤装置(F1)、第二过滤装置(F2)、N级串联树脂吸附装置、精制水池、多效蒸发装置、脱附剂储罐及解析液回收罐;
所述的N级串联树脂吸附装置是由N+1个填充有树脂柱的吸附塔串联组成的N+1塔N级串联树脂吸附装置,记为吸附塔1至吸附塔N+1,其中一个吸附塔为备用塔,上一级吸附塔的出口连接下一级吸附塔的入口;
所述的原水池出口与第一过滤装置(F1)入口连接,每个吸附塔的入口分别与第一过滤装置(F1)出口、脱附剂储罐的出口连接,每个吸附塔的出口分别连接第二过滤装置(F2)入口和解析液回收罐的入口,每个吸附塔与第一过滤装置(F1)、脱附剂储罐、第二过滤装置(F2)、解析液回收罐之间都设置有一个阀门,第二过滤装置(F2)的出口连接精制水池入口,精制水池出口连接多效蒸发装置的入口。
进一步,所述的处理装置还包括新鲜水储罐及洗涤水回收罐,每个吸附塔的入口都通过一个阀门连接新鲜水储罐的出口,每个吸附塔的出口都通过一个阀门连接洗涤水回收罐的入口。
进一步,所述的处理装置还包括结晶水槽、离心机、离心母液槽、冷凝器和蒸出水槽,多效蒸发装置的出口分别与结晶槽入口和冷凝器入口连接,结晶槽出口再依次与离心机、离心母液槽连接,冷凝器出口与蒸出水槽连接,冷凝器中的未凝气体由真空泵抽出。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过滤装置(F1)和第二过滤装置(F2),分别是由1~3级串联的微过滤器组成,上一级微过滤器的出口连接下一级微过滤器的进口,依次类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F1)的入口即第一级微过滤器的入口,所述第一过滤装置(F1)的出口即最后一级微过滤器的出口,所述第二过滤装置(F2)的入口和出口以此类推。
进一步,所述N级串联树脂吸附装置优选由三至五个填有树脂柱的吸附塔串联组成,即N的取值为2~4,具体而言,采用3塔2级串联模式、4塔3级串联模式或5塔4级串联模式,特别优选四塔三级串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龙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上虞市金冠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龙盛染料化工有限公司;上虞市金冠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0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地下水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