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桶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59342.7 | 申请日: | 2014-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6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田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维国 | 
| 主分类号: | A46B13/08 | 分类号: | A46B13/08;A47K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桶刷,尤其是一种手压旋转式马桶刷。
背景技术
马桶刷是一种针对清理马桶或便池的工具。它一般都是由刷头和刷杆构成,由于用途的不一样,刷头分为方形或者球形;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电动马桶刷。
但是,虽然电动马桶刷比传统的马桶刷实用,但是需要提供电能,当没有电能供应时,其和传统马桶刷没有任何区别,甚至比传统马桶刷还更加的笨拙,因此需要一个依靠手就能带动刷头旋转的马桶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压旋转式马桶刷,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马桶刷,包括刷杆和刷头,刷杆一端为空心的细长型管道,另一端为手柄,其特征在于:手柄内部呈中空结构,里面安置有主动轮、辅助轮和传动轮,三者之间通过斜齿啮合在一起,且主动轮上置有带卡齿的凸台,传动轮通过位于细长型管道内的转轴连接着刷头;手柄的外侧还开有与手柄内部相通的槽,槽的一端通过复位铰链连接着把手;把手位于手柄内的一端,还设有与主动轮上凸台相配合的弧形齿条。
传动轮的转轴与空心的管道内壁相契合,且转轴上设有凸环,与管道内壁的凹槽相配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握力促使齿轮传动,带动刷头旋转,既解决了传统马桶刷费事费力的问题,又解决了电动马桶刷没有电能供应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齿轮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管道局部剖视图。
图中,1-主动轮、2-辅助轮、3-传动轮、4-凸台、5-齿条、6-把手、7-复位铰链、8-手柄、9-转轴、10-管道、11-凸环、12-刷头、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3中,一种马桶刷,包括刷杆和刷头12,刷杆一端为空心的细长型管道10,另一端为手柄8,其特征在于:手柄8内部呈中空结构,里面安置有主动轮1、辅助轮2和传动轮3,三者之间通过斜齿啮合在一起,且主动轮1上置有带卡齿的凸台4,传动轮3通过位于细长型管道10内的转轴9连接着刷头12;手柄8的外侧还开有与手柄8内部相通的槽,槽的一端通过复位铰链7连接着把手6;把手6位于手柄8内的一端,还设有与主动轮1上凸台4相配合的弧形齿条5。
图1、图2中,传动轮3的转轴9与空心的管道10内壁相契合,且转轴9上设有凸环11,与管道10内壁的凹槽13相配套;两者组合在一起,主要起到转轴9在正常运转时,固定传动轮3位置的作用。
图1、图2中,主动轮1、辅助轮2和传动轮3的直径依次减小,构成一个加速传动齿轮组,能够达到主动轮1转一周,传动轮3转几周的效果。
图1、图2中,复位铰链7为市场上常见的铰链品种之一,能起到在把手6被压下去之后再将其拉回原来位置的作用;在这往复运动过程中,通过把手6的齿条5与凸台4配合带动主动轮1运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用手握住手柄8,再将把手6压送到手柄8的内部,促使把手6上的齿条5通过凸台4带动主动轮1转动,通过辅助轮2的传递后,带动传动轮3垂直方向旋转,从而达到刷头12顺时针旋转的效果;同理,当松开把手6后,在复位铰链7的作用下,把手6沿原路返回,同时带动主动轮1反方向旋转,经过辅助轮2和传动轮3传递后,刷头12会逆时针旋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维国,未经田维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59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